若说《三国演义》中最出名的谋士,大家都公认是孔明无疑了,他不仅知天文地理,还能预测过去未来,在作者的笔下,他可以称为鬼才,军事才能几乎无人匹敌,但事实上孔明并不算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六出祁山并不是每一仗都能打赢,在治理国家上,孔明也并非十分有成就,甚至在打理国家方面,他还存在致命的缺陷,在维护国家稳定上,他其实是比不上刘备的,所以他只能为人臣,作为大臣,孔明无疑是合格的了,他事事都要管,为此把自己累得吐血,最后还给累死了。他的付出绝对对得起刘备的信任了。那么,孔明在治国方面有什么缺点呢?
第一,用人。孔明很难像刘备一样知人善用,即使有些人才华出众,但孔明如果不信任也不会用,他喜欢任用身边的亲信,对外来的人怀有明显的敌意和防备,最明显的就是失街亭事件,孔明因为比较信任马谡,就对他委以重任,而老将赵云和魏延等人他却不用,这才导致失败。马谡这人虽然有本事,但他的性格却是个弱点,他为人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街亭失守了。
第二,孔明不善发现人才。蜀地并不是没有人才,在刘备还在任的时候,各路人才纷纷投奔他,到后期的时候,蜀国的人才大多已经老了或去世了,孔明可用的人也越来越少,而他又不擅长挖掘人才,因此时常感叹无人可用,如果他肯去发现和任用人才,蜀国也不至于这么快凋零。
第三,孔明喜欢把权力揽在手里。在刘备去世后,蜀国基本上是孔明说了算,不仅是军事上他一人独揽权,在国家政务上他也是一人独大,甚至连后主都要听他的安排,刘禅认他为相父,他几乎等同于刘禅的父亲了,他提的建议,刘禅不敢不从,所以在刘禅还在世时,他也常对这种局面十分不满,说自己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真正说话有用的还是孔明。
第四,孔明对别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孔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刘备死后一手把蜀国掌管起来,因为对别人不信任,他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甚至连士兵被打超过二十军棍的都要亲自过问是什么原因。孔明也因为太过劳累,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在祁山的时候,司马懿曾问过蜀国使者孔明的生活状态,一天能吃多少,使者说一天才吃三四升,司马懿由此断定孔明已命不久矣,因为他太过劳累已经伤了身子了。
孔明有才,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孔明在管理上还是比不上刘备,他不懂得任用手下,而是事事都要自己去管,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就算你再有才,也顾不上那么多,如果他懂得放权,把国家大事分摊出去,自己要轻松得多,蜀国的发展也会稳步上升,可惜他谁都信不过,只能自己一手抓,最终给累死,蜀国也随之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