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人物,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如云。但是这样的情况在清朝很难出现,甚至说基本不会出现,因为清朝确定的选妃标准从来就不看重容貌。
清朝皇帝身边很少有美女,后宫的妃子们甚至可以说是“歪瓜裂枣”,这样的局面是和清朝立国以来的选妃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在入关之后,成为统治者,但是清朝统治者非常害怕自己的民族被汉族消化掉,皇帝作为天下的主宰者,血统自然是更为重要,所以就定下一个规矩,要求皇帝后宫中的妃嫔都必须是八旗女子。
到了清朝顺治皇帝的时候,更是明确要求清朝皇族不准和汉人通婚,皇宫之中也不准许蓄汉女。这条规定将女子通过选秀进宫的路限制的非常窄,对于汉族女子来说根本没有机会通过后宫来实现个人乃至家族的逆袭。当然,也许这对于很多汉族女子来说是一件好事。
清朝八旗女子要想进入后宫,也是要经过层层筛选的,只有通过了各种层次的考核之后才能顺利进宫成为皇帝的后宫妃嫔。在八旗女子进宫选秀的过程中,最看重的是两个标准,一个是品德,另一个是门第,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背景家世。
这两个标准中的第一个是品德,这是很难评判比较的标准,因为毕竟能够入选的都是来自世家大族的八旗女子,可以说个个从小接受教导,在众人面前的表现也都极好。
品德标准不好评判,但是门第高低就一目了然。所以说在清朝时期,皇帝选妃的评定标准基本是和门第有关系的,并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其实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清朝的八旗之间也有竞争,人与人之间也有竞争,都会促使他们提升并维护自己的势力,反过来说,皇帝也需要依靠势力强的人来保证自己的统治。
在1888年,光绪皇帝正在进行选秀,十七岁的光绪皇帝在最终的五个人中最喜欢江西巡抚德馨的长女,因为她长得非常漂亮。但是在慈禧太后的眼中,镶黄旗副都统桂祥的女儿静芬是光绪皇帝的最佳选择,一是因为静芬出身高贵家世好,二是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
光绪皇帝虽然心中并不愿意,但是他还是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选择了静芬,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在光绪皇帝眼中,这位相貌丑陋的隆裕皇后并不是他喜欢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清朝果然还是一个看出身的朝代。
当时的五个女子中有两个是户部右侍郎的女儿,这两位的出身算是不错的,因为在祖上,祖父是两江总督、伯父担任广州将军,除此之外和恭亲王还是连襟关系,因此这两个女子全部被选入后宫成为了嫔妃。这两个女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珍妃和瑾妃。
反观长得最漂亮的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因为门第家世不够显赫,最终什么也没有获得。
其实对于清朝时期选妃的规则条件,清朝的统治者就曾经明确说过选妃不关颜值的事。
乾隆的第二个皇后是辉发那拉氏,在她晚年的时候不受乾隆的宠爱,甚至可以说是备受冷落,虽然名义上没有被废,但在实际上和被废没什么差别。在这位皇后死后,乾隆不愿意用皇后级别的葬礼来置办丧事,并且将她全部的画像都销毁掉了。
在皇后去世的第二年,有一位官员在乾隆外出的时候拦着乾隆,请求乾隆为皇后丧仪级别低的事颁布罪己诏。乾隆听后大怒不止,乾隆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当初立她作为皇后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自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色衰爱驰”。
清朝皇帝选妃的故事还有同治皇帝,当年同治皇帝到了大婚年纪,选择谁来作为皇后成为焦点。慈禧太后希望富察氏来作为皇后,因为跟自己更亲近,然而慈安太后却想要阿鲁特氏来做皇后,也是因为跟自己更亲近。
最终同治皇帝表示希望更漂亮的阿鲁特氏来作为皇后,结果也如同治皇帝的意愿,同治皇帝和阿鲁特氏两人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但慈禧太后一直不喜欢阿鲁特氏,慈禧太后一直和阿鲁特氏关系紧张。
1875年,同治皇帝因病驾崩,在两个多月之后,当时的皇宫还在为同治皇帝办理丧事,阿鲁特氏就在皇宫之中也因病去世了,当年的阿鲁特氏只有21岁。
能够成为皇后自然风光无限,但是她们背后更多的家族的荣耀和期待,能够走到皇后的位置上也是必须要有强大的门第和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