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吃饺子,就常听大人说“原汤化原食”,但那个时候还并不了解这其中的缘由所在。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里,一直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意即在吃完水饺、捞面、捞饭等后,都要再喝点儿原汤。
其实,“原汤化原食”,从“营养学”的角度看,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化”有“消化”的意思。在煮制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颗粒会散落至汤中,当加热温度至100摄氏度时,淀粉颗粒就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同时,面汤中含有的消化酶也可以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首先有“帮助减少积食”的功用。
其次,喝原汤也是对流失营养素的有效补充。面粉中水溶性B族维生素的含量丰富,但在煮食过程中,B族维生素会流失到汤里,溶解到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甚至可高达原食物的50%,因此喝原汤就能有效弥补烹制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再比如,我国民间无论南、北方,都有吃“捞饭”的习俗,而在吃捞饭时,也同样习惯把米汤喝掉,也是出于同样道理。
当然,这样的“原汤”,还包括馄饨、汤圆的汤。
总之,“原汤化原食”主要是针对煮制的淀粉类食物而言,并不包括火锅、涮锅——因为这类食物的汤中油脂含量过高,长期饮用是对健康十分不利的。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吃都已经吃饱了,干嘛还要喝汤?”——那你干嘛吃那么饱呢?(点那么多呢?)
——吃个八分饱,再来碗汤,舒坦!
饮食是文化,传统的饮食文化探究起来,往往都有她深层的道理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饮食也是习惯,坏习惯是习惯,好习惯也是习惯——那干嘛不选择那个有益于健康的好习惯呢?
中国人“聚会”的餐桌上少了道饺子,这聚会就好像少了个“灵魂”;吃“水饺”不喝“原汤”,这饺子就吃得没有“灵魂”......
来,吃了这盘儿饺子,干了这碗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