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何要用染色法?常用的染色法有几类 抗酸性染色法鉴别什么细菌

2020-08-11知识17

微生物染色的染色方法 微生物染色方法一般2113分为单染色法和复染5261色法两种。前者4102用一种染料使微生物1653染色,但不能鉴别微生物。复染色法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有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亦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复染色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性染色法,此外还有鉴别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如芽胞、鞭毛、细胞核等)特殊染色法。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是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用一种染色剂对涂片进行染色,简便易行,适于进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一般情况下,细菌菌体多带负电荷,易于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因此,常用碱性染料进行单染色,如美兰、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和中性红等。若使用酸性染料,多用刚果红、伊红、藻红和酸性品红等。使用酸性染料时,必须降低染液的PH值,使其呈现强酸性(低于细菌菌体等电点),让菌体带正电荷,才易于被酸性染料染色。单染色一般要经过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和干燥五个步骤。染色结果依染料不同而不同:石碳酸复红染色液:着色快,时间短,菌体呈红色。美兰染色液:着色慢,时间长,效果清晰,菌体呈蓝色。草酸铵结晶染色液:染色迅速,着色深,菌体呈紫色。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其在细菌分类方面的作用??? 染色技术由于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水分(一般在80-90%以上),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的差别不大,与周围背景没有明显的明暗差。所以,除了观察活体微生物细胞的运动性和直接计算菌数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经过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染色后的微生物标本是死的,在染色过程中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均会发生一些变化,不能完全代表其生活细胞的真实情况,染色观察时必须注意。本节包括四部分:一、染色的基本原理二、染料的种类和选择三、制片和染色的基本程序四、染色方法一、染色的基本原理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生地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稳固;同样,碱性物质对酸性染料较易于吸附。如酸性物质细胞核对于碱性染料就有化学亲和力,易于吸附。但是,要使酸性物质染上酸性材料,必须把它们的物理形式加以改变(如改变pH值),才利于吸附作用的发生。相反,碱性物质(如细胞质)通常仅能染上酸性染料,若把它们变为。细菌的简单染色方法谁能介绍下?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操作步骤1.涂片:用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2.干燥:可自然晾干,或将涂片置于火焰高处微热烘干,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迅速通过火焰2-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4.染色:加适量(以盖满菌膜为度)结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液),染l~2min。5.水洗:用自来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6.干燥7.镜检()不是鉴别染色。 A.抗酸性染色 B.革兰氏染色 C.活菌染色 D.芽孢染色 C细菌有哪些染色方法? 原发布者:wxdjnsdlove 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细菌基本形态结构观察细菌染色意义由于细菌个体微小,基本上无色透明,故将其用适当染料染色观察,方能显示它的。

#细菌结构#染料#酸性染料#细菌#微生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