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一、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1.地质-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地质生态环境是一个多成分系统,在该系统内有岩石、土壤、地下水、气体、微生物等多种成分,并包含有构造活动形迹和地表形态要素。进行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时指标体系的选取十分重要。只有在系统分析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指标体系,准确提取各指标的性状参数和赋予其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使评价结果真实、客观,正确地反映评价区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现状,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与建议。指标体系选取的不合理会得出偏差较大甚至是错误的评价结果,可能会造成开发决策不合理、生态环境退化乃至恶化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根据客观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7个层次共计16个变量指标(表10-1),用以表征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2.系统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确定综合相关方面专家学者近年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特点和现有的地质生态环境资料,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如表10-1所示。表10-1 地质-生态。
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一般7a686964616f31333431353938包括以下内容:1、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区域总体发展规划;3、环境问题的识别和筛选;4、区域环境影响分析;5、环境保护综合对策研究。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和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开发活动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同时可作为单项环评的基础和依据,使单项环评能够符合区域环境的总体要求。扩展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和复杂性。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广,内容复杂,其范围在地域上、空间上、时间上均远远超过单个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小至几十平方公里,大至一个地区、一个流域;其影响涉及面包括区域内所有开发行为及其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影响。2、战略性。区域影响评价是从区域发展规模、性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及功能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论述区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对策。3、不确定性。区域开发一般都是逐步、滚动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只能确定开发活动的基本规模、性质,而具体入区项目、污染源种类、污染物排放量等不确定。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崔峰第8章环境质量评价EQ=Environmental QualityEQA=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60年代来,世界各国开始注意EQA研究工作,美国在1977~1981年环境科学规划中曾多处提出开展EQA研究。美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先后提出了用于7a64e78988e69d8331333433626564EQA的水平及变化的多种环境指数。1971年,在美国费城,美国科协主持召开了环境质量指标讨论会;1974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科学委员会在加拿大召开了EQ会议;1969年,美国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次建立了EIA制度。此后,很多国家建立了EIA制度,EIA成了环境保护的热门领域。国内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是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陆续开展起来,大体经历了(1)初步尝试(1972-1976)、(2)广泛探索(1977-1979)、(3)全面发展(1979-1981)和(4)由现状评价转入环境影响评价(1981以后)四个阶段。我国十分重视EQA工作,1973年以来,开展了很多区域性EQA工作,其中著名的有北京西郊、东南郊EQA;南京城区EQA;官厅流域EQA;渤海EQA等。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EQA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