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有几个区 安徽省合肥市一共bai有4个市辖区,分du别是zhi蜀山区、瑶海区、庐阳dao区、包海回区。除4个区之外答,合肥市下辖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是: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扩展资料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参考资料:合肥市政府门户网站-合肥概况
合肥市中心是哪个区? 合肥市中心2113是庐阳区。【1】介5261绍合肥,简称庐4102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1653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1],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2],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3],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3]。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山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4]合肥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5],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6]。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7]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8],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9]。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10]。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11]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12]、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
合肥庐阳区的历史 庐阳区历史沿革行政区2113划 庐阳区5261以原中市区为主。1949年为合肥市第一区;41021951年11月改为东市区1653;1960年6月改为南市区;1963年8月改为中市区。2002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1996年,中市区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9个街道:县桥街道、益民街道、光明街道、安庆路街道、逍遥津街道、三牌楼街道、寿春街道、鼓楼街道、双岗街道。区政府驻阜南路10号。1998年,中市区辖10个街道: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金寨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东风街道、逍遥津街道。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243430人,其中:寿春街道12997人,鼓楼街道8038人,逍遥津街道7810人,三牌楼街道17278人,县桥街道8822人,益民街道28169人,安庆路街道36870人,光明街道22807人,毫州路街道36445人,双岗街道64194人。2002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庐阳区辖原中市区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从原郊区划入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库区划归庐阳区。调整后,庐阳区辖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