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 菩提本无树

2020-08-11知识14

菩提本无树,可是佛祖当年又在菩提树下才得到大悟,这怎么理解? “菩提”是智慧;佛祖在“毕钵罗树”下顿悟,所以后人将“毕钵罗树”称为“菩提树”。这是因为“毕钵罗树”与佛有缘;如果佛祖不在“毕钵罗树”下参禅,那么“毕钵罗树”就不会是“菩提树”。佛祖在哪里顿悟,哪里就是“菩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背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著名的佛门揭语,乃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所做。说起慧能,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位神人,这位神人就是神秀。话说禅宗五祖弘忍,这位老兄的五祖称号,当然是后人给封滴。弘忍老兄收了众多弟子,其中比较著名的弟子就是神秀同志。这位神秀同志,那管理能力,简直是杠杠的,弘忍老兄非常满意。一天,弘忍老兄想将他的衣钵传给弟子,可弟子众多,谁能最大限度的弘法呢?算了,出个题目考考吧。因此,就对众弟子说:“都说说你们悟出来什么了,谁说得好,谁就是掌门”。神秀同志当仁不让,马上作出一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他众弟子齐齐鼓掌。当时,还是毛毛兵的慧能同志,也作出一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老兄一听,心中一惊,表面故意不露声色,面无表情,什么也没说。当天晚上,弘忍老兄找到慧能同志,传其衣钵,并嘱咐:连夜下山,能跑多块跑多快,能跑多远跑多远。实际上,弘忍老兄是担心神秀同志势大,加害于慧能同志。那么,为什么弘忍老兄仅凭神秀同志与慧能同志的揭语,就马上决定要传位于慧能同志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实际上是。你觉得,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出了什么? 我未成佛,本不该妄测,但权当作为一份考卷,待圣者测评吧!第一悟,悟有为的身心皆苦,不可依恃。乐境不长久,无常梦中人。第二悟,悟无所得!因无所得,故遇一切境皆无所挂碍,无挂碍故,心得解脱。第三悟,悟佛法本具,众生本具佛性,人人都可成佛,皆因一念无明,妄生颠倒,从而流浪生死!决心回头者,身心解脱。第四悟,慈悲为本,众生无边誓愿度,自私自私者,自取缠扰。我相重者,永劫不得成就!人如繁星,不可独明。众星皆明,天地清明。在觉悟的前提下,在外形上把自己与众生完全融合一体者,方可在成佛路上如鱼得水,身心易解脱。第五悟,悟心为本,苦行无益。以觉为师,事半功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觉悟不分场合,随时悟,随时定。心如明镜也不是台,本来就啥也没有,只要悟了,心里透了,清了,哪里还会惹得尘埃!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心境的历练!只是每个人看法不同,角度不同。所呈现出的景象也不同!佛教化众生,应行善,积德。因行善以致心境不缺,每日日行一善,慢慢积累,让心境趋于圆满,从而悟得本真!道家因势利导,教人向善,遵守孝道。也是让心境圆满,得而悟得本真!人生有四大境界:入微之境、掌控之境、融合之境、悟真之境人过五十,看待事物非常清明,经常会看清事物的本质,为何?因为心境已趋于圆满,只是受文化水平的影响,而说不出来,会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来比较,只是想把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但万法又讲究个“缘”字,若能有所悟,则缘已到!若无所悟,讲的再多,也是废话!“心”为一切法,“心”是佛,是魔,是道,是本真!万事由心起,万事由心灭!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点赞!交流!菩提本无树,可是佛祖当年又在菩提树下才得到大悟,这怎么理解? “菩提”是智慧;佛祖在“毕钵罗树”下顿悟,所以后人将“毕钵罗树”称为“菩提树”。这是因为“毕钵罗树”与佛有缘;如果佛祖不在“毕钵罗树”下参禅,那么“毕钵罗树”就。

#释迦牟尼#神秀#菩提#文化#文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