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氢原子光频率

2021-04-27知识5

氢原子跃迁辐射光的频率如何判断 A、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时氢原子辐射光子,根据玻尔理论分析得知,原子能量减小,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减小.故A正确.B、根据玻尔理论E m-E n=hγ(m>n),可知,光子的频率与初末能级差成正比,由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氢原子的第三能级与第一能级之差大于第五能级与第三能级之差,故有氢原子从第三能级迁到第一能级时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频率大于γ.故B错误.C、与B同理,氢原子从第二能级向第一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频率大于γ,而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氢原子从第二能级向第一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故C正确.D、氢原子从第五能级向第四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小于γ,而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氢原子从第五能级向第四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不一定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故D错误.故选AC

氢原子能级跃迁波长和频率计算公式 1、氢原子能级跃迁2113波长:En=E1/(n^2)E1≈-13.6eV ε=h*υ c=λ*υ;5261(ε、E为能量;4102υ为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λ为波长,1653m、n为量子数,即正整数;c为光速)2、频率计算公式:h*υ=Em-En;h*c/λ=E1*[1/(m^2)-1/(n^2)];1/λ=[E1/(h*c)]*[1/(m^2)-1/(n^2)];3、能级跃迁(电子跃迁),电子从某一能层(电子层/电子亚层)跃迁到另一能层。其间,电子完成基态、激发态之间的转变。4、能级跃迁的概念来自于Niels Bohr的氢原子模型。在Bohr-Sommerfeld模型中,氢原子的轨道能级是分立的,电子可以在各个能级间跃迁并放出(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但不能处在两个能级间的状态。这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扩展资料:1、能级公式:En=E1/n2;半径公式:rn=r1·n22、在氢光谱中:n=2,3,4,5,….向n=1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n=3,4,5,6…向n=2跃迁发光形成巴耳末线系;n=4,5,6,7…向n=3跃迁发光形成帕邢线系;n=5,6,7,8…向n=4跃迁发光形成布喇开线系,3、其中只有巴耳末线系的前4条谱线落在可见光区域内。4、就是某一固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指定地方的波数目,即5、表达式,可以得到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为:6、式中的传播速度。

关于氢原子光谱 13.6/0.85=16根号16=4若是1个,则最多有4-1=3条谱线若是一群,则有3+2+1=6条谱线

#氢原子光频率#氢原子光谱波长#氢原子光谱微课#氢原子光谱课堂实录#氢原子光谱演示视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