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父母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如何培养儿童的同理心?

2021-04-27知识7

由言传身教想到父母为什么要有同理心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往往影响着孩子。同理心是将心比心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家长有同理心,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角度看是否得当,一方面可以更合理的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自己的方式方法使得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任性妄为,没有同理心怎么办?父母如何化解? 不要勉强。你看到的只是外相,与内在的未必相符。从小谁不任性呢?再者,即使如此,也不能强加干涉,犹如车辆转变需要过程。如果你盯得太紧,反而起了放大效应,不如顺其自然,另劈溪泾,看看其他方面的优点,再着手规化!

如何培养家长与孩子的同理心 要学会倾听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不要认为小孩子啥也不懂,要认真、专注地听他讲话。倾听首先是要听,不要老是自己说,要给听留出一定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会有亲子交流的存在。听的时候还要专注,所谓侧耳倾听,讲的就是专注地听入神地听的意思,只有听得专注,听得投入,才能读懂孩子的话语,也才能让孩子感到理解与尊重。听的时候还要有应答,要有接听词,接听词有两种,一是短词短语,如,嗯,啊,这样啊,不错等,以表示自己的关注与理解。一是概括句,即在理解孩子话语的基础上,将其话语的实际意思“翻译”概括出来,这会起到“镜子”的作用,让孩子“照见”自己的心态,也有助于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你的意思是老师误解了你,你感到很委屈。“你觉得这个大伯太凶,做事又不公平,心中不服,所以就顶撞了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直到揣摸出孩子的心思为止。如“红红”例,可以这样回答:“真的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啊?是感到担心呢还是感到惋惜呢?视孩子的回答情况再作进一步处理。在用概括句表达时,要注意澄清孩子的内心感受,是委屈、气愤还是伤心?因为不同的感受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也潜藏着不同的想法。。

#父母要有同理心#父母的同理心有多重要#没有同理心的父母#父母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