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俑的介绍 汉代俑的质料以陶质为多,但江南仍多流行木俑。有少数石质或金风俑出土。西汉时期,帝后陵墓附近的丛葬坑和陪葬募,出土有数量较多的陶俑,均为模制,上施彩绘。形体比秦俑小,造型则较为生动。西安任家坡汉陵丛葬坑中出土的陶俑,都是侍女形象,或坐成立,衣着艳丽,体态端庄,立俑高50厘米左右,坐俑高35厘米左右。
汉代俑像的特点是什么? 秦始皇兵压六国,削减诸侯,各国反抗势力犹存,他时时刻刻要防止东方六国的叛乱,不仅在生前,就是在死后,也需用秦国虎狼之师弹压。于是,在他的陵墓中有了数量繁多的秦俑。
什么是釉? 1.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到了汉代又发明了用铅作助溶剂的纸温铅釉,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古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古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一般釉的厚度只有坯体厚度的1%-3%,但经过窑火焙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