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评论谢道韫 为什么用 林下之风 来形容谢道韫?

2021-04-26知识2

谢道韫的事迹? 轶事典故 晋代王、谢两族,世代簪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又状写出人事沧桑,令人不胜感慨。“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太傅郗鉴在晋室东渡以后,派遣门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郗璇提亲,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婚嬅高门的难得机会,一个个神气端肃,扭捏作态,唯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袒腹而卧在东窗床上,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 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王羲之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一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王羲之更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虽然略逊其父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谢道韫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东晋政权中,措国家如磐石的谢安。晋室东渡之初,谢安与王羲之同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游山眺水,饮酒赋诗,放情丘壑,兴寄烟霞。谢安在谢氏诸子弟中,似乎特别欣赏侄女谢道温的聪颖与才情。有一天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吉甫就是周朝的贤臣尹吉甫。“吉甫作诵”是指的尹吉甫写的“丞民之。

谢道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其父是晋安西将军谢奕,其夫是江州刺史王凝之。她自幼聪识,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13138有才辩。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谓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东晋著名才女。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公元399年丈夫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

为什么用 林下之风 来形容谢道韫? 出自《世说新语·贤媛》: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我看到有成语释义说 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但是我总觉得这个解释用在这里不大合适.按照古代的标准,女子娴雅大方当是闺房之秀,如果这里的林下风气做此解,那么谢道韫和顾家妇的区别又在哪里呢?而且既然称赞女子娴雅,有必要在前面特地强调“神情散朗”吗?散朗和贤淑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依我看来,林下应该是虚指“竹林七贤”,林下风气是指得当时为士人所推崇的魏晋风骨-越名教而任自然,崇尚清谈个个性,超然事外,或慷慨任气或平淡冲和.且看谢道韫在丈夫儿子被杀后“闻寇至,举措自若,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同时代的名士顾庸集僚属对弈,得儿死讯,“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而其神色不变.嵇康临刑,神色自若而奏《广陵散》.他们的事迹难道不是差不多吗?在清谈方面,谢道韫也不逊于这些名士.“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在王献之理屈词穷之际,谢道韫在屏风后为之解围,继续与来客。

#谢道韫故事#谢道韫美貌#镇江谢道韫#谢道韫结局#琅琊榜谢道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