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生将军简介 基本信息(1916—1990)江西省石城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营青年干事,第十三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营长,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四旅十团团长。一九四七年率团参加清风店战役,全团立大功。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第二纵队四旅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师长。参加了解放太原、平津、兰州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一九五一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师长、六十五军参谋长,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一九五七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六十六军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一九六九年,郑三生当选九届候补中央委员。当时有六个军驻在河北,六个军中只有郑三生一人进入中央委员会,毛泽东。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是哪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它们的战斗过程分别是:辽沈战役东北敌军卫立煌集团辖四个兵团,共十四个军四十四个师五十五万人,分别被我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联的地区。其中,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第八兵团(周福成)、第九兵团(廖耀湘)共八个军二十四个师三十万人,防宋沈阳地区,作为防御中枢集团,以确保沈阳并伺机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第两个军六十师共十万人,防守长春孤城,牵制我军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第六兵团四个军十四个师十五万人,防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陆海联系。敌军企图集中兵力,重点守备,以牵制东北我军于关外,并妄图打通北宁路,如形势不利即撤至关内。东北我军于冬季攻势后,为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需要,主力位于长春周围及长春、沈阳之间,先后进行了整编,加强了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至辽沈战役进行时,东北野战军已有十二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十七个独立师共六十余万人,加上机关和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达一百余万人,东北地区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相当大的优势。东北解放。
大决战(三大战役)时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兵力各为多少?? 辽沈战役共军100万 VS 国军55万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会战。东北人民解放军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在北宁路中长路之间长达七百五十公里绵长战线上,同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决战,这期间包括锦州攻坚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和沈阳、营口解放等一系列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共有12个野战纵队、36个师,计447800余人,第一兵团指挥独一至独十一师,第二兵团指挥独四至独八师及炮兵旅、骑兵师,计133100余人,炮兵纵队、铁道纵队,计33670人,合计614700余人。地方武装,共有吉林、龙江、嫩江、辽北、松江、合江、辽宁、安东、冀察热辽等军区,合计为332500余人。东北军区直属之司令部、政治部、前后方后勤部及学校,合计为92500人。总计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实力为1037000余人,拥有长枪385134支,短枪50352支,冲锋枪12960支,轻机枪15582挺,重机枪3136挺,高射机枪127挺,战防枪61挺,自动步枪749支,信号枪203支,枪榴弹筒1883个,掷弹筒3959个,六零炮2890门,迫击炮986门,战防炮121门,火箭炮253门,步兵炮127门,平射炮58门,速射炮45门,高射炮54门,机关炮108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