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茂春的拜师学艺 武功有成 武术家李茂春

2021-04-25知识4

李茂春的少年出家 寺庙习武 清光绪元年(1875年),李茂春出生在河北省霸州东关的一户普通农家。李父平日务农,依靠几亩田地,一家尚可度日。李父给刚出生的男孩取乳名发儿,希望李家香火以继、人丁兴旺,然而天不遂愿,李发自幼便体弱多病。李发是家中独苗,父母对他钟爱有加,为了让李发能够得到神佛庇佑,平安、健康地长大成人,父母常到东关外的寺庙里烧香许愿,甚至按照当地习俗将儿子舍入寺庙,当了记名和尚,拜了淀神庙的老住持为师父。李发从此改名李法。不知不觉,李法在寺庙里长到了六岁,不料病魔并没有远离这个孩子。这一年,李法大病一场,连日高烧不退,吓得父母心惊胆战,除了进一步求助神佛外别无他法,只得许愿,只要儿子保住性命,甘愿让他出家为僧。李法后来果然康复,父母虽然不舍,也不敢违逆当日佛前所许之愿,只能让李法入寺为僧。于是李法在七岁那年(1881年),成了淀神庙中年龄最小的带发修行的和尚。淀神庙里的和尚,有些出家前就是习武之人,老住持也有些武功,淀神庙里习武风气较浓,和尚们常常练习拳脚、刀杖等武艺。耳濡目染,李法对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住持和师兄们都很喜爱这个聪明厚道的“小老道”,便传授他一些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的简单套路。李法虽。

李茂春的天津安家 天津是座北方名城,距离霸州不远,大约100公里。“霸州李”再一次来到天津时,已经度过40余载的春秋了。多年来闯荡江湖,“霸州李”已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最终,李茂春在南市老三不管的一家拳房落了脚。这开拳房的姓邢,胜芳人,早年曾到霸州向李茂春学过艺,李茂春便留在邢家拳房教练武艺。不久,“霸州李”在天津安家落户了,娶的是李庆堂老人的女儿。李老汉是位“老天津”,原是商务印书馆的排字工,后在天津开了一家印书房。虽是小本经营,规模不大,却也衣食无忧,家境小康。李老汉看中了李茂春的武艺和人品,对这位女婿很是满意,李茂春婚后的生活也很如意。除了在邢家拳房帮忙,李茂春自己也收徒授艺,随着子女的相继出生,生活负担日益加重,他又经常到三不管一带撂地卖艺了。李茂春在天津培育了几班徒弟,密云赵胜堂,霸州王子辛、赵福泰,河南郑春城,河北吉世春、高登奎、王树林、刘树朋、谷子会、邹海东、毛金臣等都是他的得意弟子。此外还传授了几位女弟子。近代天津市井繁华,人口稠密,江湖人在此地生存并不容易,不仅要面对官府的控制、中华武术虽是“国术”,但旧社会江湖习武者的社会地位却很低下,在动荡的年代更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李茂春的拜师学艺 武功有成 日复一日,年轻的李法在淀神庙里担经习武,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安定平静。不料政治风浪的波澜,还是波及到淀神庙,给李法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随着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清政府下令禁止民间习武,不准民间私藏武器。禁武之风吹到霸州,寺庙里再也不能看见和尚们舞枪弄棒的身影,再也不能听到他们习武练功的声音。此时的李法,已经长成20多岁的壮实小伙儿,筋骨强健,力大超人,对武术的挚爱,使他一心渴盼遇到名师高手,提高自己的武艺。禁武之令没能阻止他对武术的追求,白天他毫不惜力地为寺里挑水、砍柴、锄地、割麦,夜晚背着众人,披星戴月地私底下悄悄练习。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法时时寻觅的武林高人终于出现了。李法常去井边挑水,一位老汉独特的挑水动作引起了他的注意,其他人都是拿起担子蹲下身去担起两桶水,这位老人却是将两个装满水的桶平举至肩,然后担走,而且步履轻盈,毫不吃力。李法知道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这样挑水是根本做不到的。他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等待拜师机会的到来,然而拜师过程的一波三折却是他始料不及的。“小老道”李法眼力不错,这位50岁左右、双目炯炯的老者不是普通人,他姓王名绛云,原籍山东,是义和团的拳师,武艺高强。。

#武术家李存义#武术家李小才#武术家李连杰#武术家李健文资料#武术家李瑞东近况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