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兵卒,门史,武卒,伍长,什长,队率,屯长,军候,军司马,都尉,校尉,中朗将,偏将军 大汉时的普通2113军队里的将领领兵情况设5261置如下:什长、五十人一队都伯(队率)、百4102人一1653屯屯长、二百人一曲军侯、四百人一部司马、八百人一旅都尉、二千人一营校尉、四千人一军中郎将、六千人偏将军(杂号将军)、一万人(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二万人卫将军、三万人(骠骑、车骑)将军、五万人大将军。而在禁军和羽林军中,中级军官相对说来设置得少一些,故而只有什长、百人屯长、二百人军候、四百人别部司马,然后上面就是校尉了。
东汉年间的武官官职(比如校尉、俾将军之类的) 武将官职 【一品】 大将军 大都督 [从] 左都督 右都督 卫将军 【二品】 骠骑大将军 车骑大将军 中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 [从] 辅国将军 镇国将军 辅军将军 。
唐朝校尉是今什么官 校尉在唐朝不是2113实官职,是武散5261官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军衔。比如4102团长是实职,而中校是军1653衔。但是团长未必是中校,也可能是上校等,而中校军衔者也未必就是团长,可能是团副。校尉始置于秦朝,为中级军官。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这一时期的校尉属于实职。唐朝时将校尉定例为武散官低品官号。为六品以下。对比现在,顶多也就是个校级军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