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经里有大量梵文音译? 以玄2113奘所译《心经》为例,全文共260字,5261其中梵音就有63字,为何4102不用意译?因为玄奘在翻1653译佛经时有“五不译、按梵音”的原则:一是“秘密故”,如经末的咒语。二是“多义故”,即避免产生歧义。三是“此无故”,本地语言中无对应的词语。四是“顺古故”,即按照过去已有的音译,如经中的“菩提萨埵”或“菩萨”等。五是“生善故”,例如音译“般若”表示尊重,如果意译为“智慧”就显得浅陋了。因为正确、真实、清静和普遍性的“般若”与不正确、虚妄、染污不净和非普遍性的“聪明才智”,即通常所说的“智慧”,是大不相同的。现在把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般若波罗密多”音义试释如下:“般若”。梵音prajn?汉音bo re,现在有些人误读成bo ruo。“波罗蜜多”。梵音paramita。简称“波罗密”。意思是“渡到彼岸”,所以又译为“度”。但为什么还要用音译呢?我认为“渡到彼岸”只是表面功德和现象,还应该具有“有成就”和“得圆满”等内在含义。
佛经里的梵文为什么不翻译 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具体的我也不敢乱说。
请问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的梵语是什么???????? 要佛经里面的 不是音译 谢谢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