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廷杖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廷杖指的是皇帝在大殿上对不顺他意或违法乱纪的朝臣进行杖责的一种刑罚。廷杖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著名,据统计,明代先后:-廷杖,古代。
古代的廷杖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先秦时期,国君对大臣多少还能顾及点儿脸面,就算是后者犯了死罪,最多也就是让他自行了断,鲜有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刑的,这就叫做“刑不上大夫”。但是自秦以降,帝王对待臣子便不再那么客气,尤其从金、元两朝开始,君主对公开处罚、侮辱臣子异常痴迷,这种“变态”的行为到了明朝达到顶点,最典型的形式便是廷杖。廷杖,顾名思义便是在朝堂上对有过错的臣子打板子,而击打的部位或是后背或是屁股,无论那一处,都是对臣子赤裸裸的羞辱。其实廷杖早在东汉明帝时期便已出现(“《后汉纪》曰: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见《太平御览·卷六百五·刑法部·杖条十六》),但后世帝王很少使用,只是到了明朝,这种公开羞辱臣子的刑罚才变得泛滥开来,而且名目、花样繁多,让后世“叹为观止”。明太祖朱元璋阴暗酷虐、果于杀戮,思维中根本就没有“刑不上大夫”的概念,非但没有,反而要变本加厉地羞辱他们,以看他们丢人、出洋相为乐事。所以等到明朝建国没多久,在朝堂上打臣子们的屁股,便成为一种“时尚”,直到崇祯帝失国,前后竟有近三百年时间。在朝堂上打臣子们屁股这件事,在明朝不仅持续时间特别长,使用频率特别高,而且里面的“套路”非常多,真可谓五花八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