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素来谨慎,平生不喜弄险,他喜欢稳扎稳打,魏延曾建议领三千奇兵,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却被诸葛亮拒绝。其实诸葛亮也实属无奈,魏国实力雄厚,兵多将广,气数未尽。而蜀国国力较弱,缺兵少将,以弱国攻打强国,不自量力,但他还是坚持六出祁山,北上伐魏,其主要目的是想以攻为守,转移内部矛盾。
公元227年,曹丕刚死,曹睿继位,政权尚不稳定,正是伐魏良机,诸葛亮举兵十万北上伐魏,攻取祁山三郡,担心魏军反扑,于是派马谡守街亭。
诸葛亮担心马谡经验不足,派老将王平辅助马谡,并交代王平安营扎寨后,绘上军队布置图给他。诸葛亮担心二人有失,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街亭东北接应。如此,诸葛亮还是有所顾虑,又派魏延屯兵在街亭右侧接应。做了这些万全准备后,诸葛亮方才心安!
马谡到了街亭,他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将军寨安置在路口,而是安置在一侧的孤山上,而且山不相连,树木很多。王平当即反对,马谡驳斥他说:“从上往下攻击,势如破竹”。王平反对他说:“若敌军断水,我军不就乱了吗?”马谡不听,固执已见,王平不得已,领兵五千往十里外安营扎寨。
众所周知,马谡丢掉了街亭,假如山上有水,那街亭能保得住吗?
我认为还是不能,这是座孤山,山上树木繁茂,魏军势大,将此山团团围住,放火箭上山,山上多松树,易于着火,火势相连,蜀军岂能不乱。就算魏军不放火箭,将此山围个十天半个月,蜀军无粮草接应,不投降就得饿死,不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