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遇到一个关于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的问题。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作诗有个习惯,就是先给老婆婆听一听,然后根据老人的反馈进行修改 。
这个很像现在的市场调查,在目标客户群中,进行抽样来调整市场策略。听说外国人拍电视剧也是这样,一周放一集,不好的话立马停拍。好的话可以继续拍上十几季。
一、老妪能解
老妪能解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宋朝诗僧惠洪的《冷斋夜话》卷一: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听完这个故事第一反应是什么?说明白居易作的诗浅显易懂 。
解,这个字容易产生歧义,是老妪听了白居易读诗能解呢?还是老人自己阅读能解呢?
没有更多的资料介绍这个老婆婆是什么身份,如果象蔡文姬、李清照那样的老婆婆,我们要肃然起敬。
但是,从这个故事的本意可以感觉出,这个老人识不识字都很难说。大诗人把作品读给老人听,她说听懂了,表示白居易写诗如同大白话一样,人人可以听明白。
人人可以听懂的诗,是民间歌谣具备的特点,接受的方式是听,而不是读,所以对老妪的要求并不高。
二、读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有人说,大家对于白居易的诗有两个误区:第一就是老妪能解就是好诗,其次,白居易诗高明,所以在日本广为流传。
不过,有人认为,这两个故事并不能证明白居易的诗有多么好。
而是因为读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因此深奥一点的诗歌,老妪便不能解,而且古代的大多数日本人也搞不懂。所以浅显的诗,老妪能听懂,在日本也就流传的比其他诗人的作品广。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宋朝人评价柳永: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叶梦得 《避暑录话》)
曲高则和寡,通俗则易懂。
三、隔与不隔
当然,通俗未必不好,高雅未必一定好。王国维谈到诗词的时候,就提到了一个“隔”的概念。
《人间词话》第四十篇中,王国维这样说道: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之诗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
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如欧阳公《少年咏.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对于老妪来说,“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容易理解,但是听到“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可能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谢家池上,说的是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 江淹浦畔,说的是江淹《别赋》中名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这两句还是咏春草,学识不够的人,可能听不出其中深意,不识字的老妪又如何能解呢?或者老妪误解呢?
所以王国维说: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套用上面的话,隔,未必不好,不隔,未必一定好。顺口溜都不隔。
四、两个极端
白居易的诗老妪能解,日本流行。于是有人说,如果拿出李贺的诗来,估计老妪和外国人就蒙圈了。
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说:
唐诗,张文昌善用俚语,刘梦得《竹枝》亦入妙。至白乐天令老妪解之,遂失之浅俗。
李长吉诗,字字句句欲传世,顾过于刿鉥,无天真自然之趣。通篇读之,有山节 藻梲而无梁栋,知其非大道也。作诗必使老妪听解,固不可。然必使士大夫读而不能解,亦何故耶?
李东阳说,张籍善于用民间的口语、俗语。刘禹锡的竹枝词也有这个特点: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不过,到了白居易这里,以至于老妪能解,未免浅俗了。
又说李贺诗,又过于修饰雕琢,并非诗家之道。老妪能解固不足取,可是你李贺作诗,搞得士大夫也云里雾里,是不是也有点过分了呢?
这又是两个极端。
五、岂渉猎浅才者所能到耶!
四库全书集部八中,似乎是纪晓岚谈到这个故事时,为白居易打抱不平:
乐天毎有所作,令老妪能解则録之,故格调扁而不高。然道情叙事、悲欢穷泰,如写出人胸臆中语,亦古歌谣之遗意也。岂渉猎浅才者所能到耶!
纪晓岚说,白乐天作诗老妪能解才留下来,所以格调不太高。但是他能够写出人的真情实感,令读者们产生共鸣,这正是古歌谣的特点。
纪晓岚认为,既能够老妪能解,又能“写出人胸臆中语,”并不是才力浅的人所能做到的。
结束语
诗和词,最先都是唱的,文人雕琢过甚用典过多,结果大家都听不懂了。元朝又兴起了曲。
试想台上唱戏,如果台下的人都听不懂,还能流传吗?唱出来的东西,靠耳朵来接受,因此要浅显很多。
老妪能解,说明白居易更注意粉丝的接受程度。因为浅显的作品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流行。深奥的作品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领会,自然曲高和寡。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