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靠前监督 护航基层治理

2020-07-28新闻14

云南省文山市纪检监察干部到马塘镇抽查核实村民反映的村务公开相关问题。王铭坚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进行全程“跟单”。张明星 摄

编者按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深化基层治理,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有效监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各地纪检监察组织坚持定位向基层监督聚焦、责任向基层监督压实、力量向基层监督倾斜,积极主动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在疫情防控监督和督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石景山,对“接诉即办”反映的问题“日梳理”不过夜;在云南文山,打防结合,保证了制度落地落实;在福建漳州,作风建设云平台设立了纪委前沿“监督哨”,实时监督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热情……这些监督方式,不仅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好帮手,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方法、新载体、新思路。

全程跟单压实主体责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自强 通讯员 陈庆尧

“这条路是小区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前几天下了大雨之后道路非常泥泞,我打12345反映后,第二天就有施工车辆前来铲泥、冲刷道路,解决了居民出行难的问题!”7月24日,北京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对一周来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办理情况进行回访时,在西山机械场社区听到这样一条“点赞”。

群众点赞的对象,是西山机械场社区党委副书记、监察信息员罗凌碧。几天前,她在收到街道社建科转来的“接诉即办”工单后,立即和社区党委书记到实地走访,发现道路泥沙主要来自附近炮厂公园施工工地。作为监察信息员,罗凌碧迅速向街道纪工委通报这一情况,协调园林局施工队调派高压水车进行处理,并对排查中发现的存在隐患的排水口进行加固。

这是半年多来,石景山区298名监察信息员对“接诉即办”工单进行全程“跟单”的一个缩影。今年初,为进一步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助力基层治理,石景山区采取“1名社区工作者+1名居民党员”的模式选聘监察信息员,完成了基层监督“探头”的布设工作。监察信息员把“接诉即办”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精准“派单”、全程“跟单”、及时“清单”,实现精准、快速、有效督办,进一步推动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队伍组建只是监督向基层延伸的第一步,规范履职、精准监督、高效运转才是关键。为此,街道纪工委监察组支持监察信息员通过列席社区“两委”班子会议或重要活动、进行明察暗访、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全面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履职情况。

“围绕区纪委监委下发的重点监督内容,结合街道派单情况,每月进行会商研判后,拟定5项任务清单,精准部署各社区监督任务;每个周五对‘接诉即办’工单进行回访,并组织社建科、社区班子等进行横向对接,既交流经验做法,又反馈问题和难点……”五里坨街道纪工委书记刘小红说。

以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助力基层治理,石景山区坚持对“接诉即办”反映的问题“日梳理”,不过夜,实行动态跟踪机制,对各社区照单全收、及时“接单”情况进行全程跟进监督。监察信息员充分发挥“来自一线、知根知底、贴身监督”的天然优势,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公布办公电话、设立意见箱,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目前,各社区均建立了监督工作台账,督促社区整改,实行“销账”式管理。各社区聚焦问题解决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找差距、促落实,通过定期验收各社区整改落实情况、实行“回头看”抽查检查等,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工作建议,并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城管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民生保障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以有力监督推动措施有效落地。

在对街道社区“接诉即办”工作全程跟进监督的过程中,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让监督更“有温度”,对12345市民热线的响应情况进行了解,督促各街道社区对属实的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对不属实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工作标准。此外,及时快速澄清部分反映不实的问题,为被不实投诉的干部撑腰、提气,切实保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公开报备制度执行不走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何咏坤 通讯员 王庆波

云南省麻栗坡县下金厂乡中寨村委会原副主任杜正兵利用职务便利,先后9次侵吞残疾人补助、医疗救助金、临时救灾救济款等“救命钱”8616元,12次侵吞集体资金10686元,最终被开除党籍。

几年前的一起村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不了解情况,监督缺失的典型案例,文山州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至今仍然记忆深刻。

“究其原因,是村务公开未建立起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村民对脱贫攻坚政策执行、民生资金发放、村级财务收支这些热点问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就形同虚设。”

以问题为抓手,文山州纪委下发《关于实行村(居)务公开报备制度的通知》,要求各村(居)委会对政务、村务、财务等事项公开情况报乡(镇、街道)纪委备案,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一些地方还将群众关心的农村低保、救灾救济、惠农补贴等民生事项作为必须公开的内容,公示3至5天后再上报备查。

如今,通过手机微信、QQ等新媒体公开村务的情况,在文山州各村各寨已屡见不鲜。在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村民拿着手机就可以查看到低保领取名单、临时救助名单、疫情信息等内容。该村开设的“便利服务”微信群,让村民动动手指就能知晓村里的大事小情。“就像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大家感到心里一片透亮。而通过把村务公开和报备制度落实落地,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现在村干部干事劲头足了,腰杆也挺得更直了。“群众的笑脸,就是我们的目标。”麻栗坡县八布乡羊皮寨村监会主任陆国富说。

在文山州走访中,给记者最大的感受是,各社区、村寨的基层党员把群众的笑脸作为检验制度落地的准绳,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最后一公里”作用也越来越离不开各方面监督。随时关注群众期盼、满足群众诉求,保证了制度执行不走样,制度落实不打折。为加大监督力度,今年以来,文山州在实施村(居)务公开报备制度后,又相继推行了民生资金监管台账和基层走访两项制度,定期对民生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并探索开展巡察向基层延伸工作,并被列入全国对村巡察的试点地区。党员干部把身子沉到一线、把耳朵放在群众嘴边,那些制度不落实、作风不扎实的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

“基层治理创新,就是在现有条件下把该干的工作一项项落地落实。”文山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杰说,把监督延伸到“最后一米”,无论是单项手段的突破,还是综合措施的推进,根本目的都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大数据搭建作风建设云平台

“根据平台显示,编号‘2736’、内容为‘建新路荷畔家园路口下水井破损影响交通安全’的任务逾期10天才办结。作为任务执行人,你负有直接责任……” 近日,福建省长泰县坂里乡党委书记黄丽坤找来乡政府工作人员老陈,对其工作任务逾期办结的问题进行提醒谈话。

黄丽坤所提到的“平台”,是坂里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的集政务服务和纪委监督功能于一体的作风建设云平台。

来坂里乡就任党委书记前,黄丽坤曾先后在长泰岩溪、武安等乡镇工作。多年基层经历让他发现,乡镇、村两级党组织在领导基层治理方面,仍和群众现实需要有差距。“有问题没发现,有发现没期限,有期限没兑现,有主管没主责,有问题不便捷”的现象,导致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时发生“梗阻”。“对于群众来说,难在发现问题该怎么反映,该找谁反映;而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难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个部门协调,一次次会议研究,往往磨破嘴。”黄丽坤说。

随之,“数字坂里”作风建设云平台正式推出。与传统解决方式相比,云平台省去了层层上下传达的繁琐环节。群众的诉求一经上传平台创建成功,自动形成“任务编号”,由平台管理员审核、分类分工,并分配给相关领导干部执行。

“简而言之,就是要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强化乡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黄丽坤介绍。

坂里乡丹岩村地处山区,因为地理因素,途经丹岩村这段省道特别危险,其中一处急弯,更是隐患重重。村民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平台。反映没多久,交通部门就开始实施改造,将弯道处从6米拓宽至10米,隐患问题解决了。

丹岩村支书杨志伟道出问题迅速解决的关键,民生热点难点,一经反映到平台,很快就有相关党员干部认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件件有回音”。变化的背后,是公开透明的监督。“就像有一根鞭子在不断催促具体负责任务执行的干部,哪能不心急呢。”

作为坂里乡纪委书记,张志勇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登录坂里乡作风建设云平台APP后台,将工作任务进展滞后的登记在册,以待实地查访。借助平台,领到任务的干部干没干、干到哪、干成啥,纪委均一清二楚,并依据《坂里乡“数字坂里”作风建设云平台工作奖惩办法》,对问题解决有偏差或者不到位的干部进行追责问责。

公开透明的监督之下,乡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等不起、慢不得”,服务群众的热情高涨,截至今年7月22日,“数字坂里”作风建设云平台已创建任务306件,其中短期任务170件,办结率100%。

在黄丽坤看来,平台搭建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设立了纪委前沿“监督哨”,建起了干部创先争优的“赛马场”,倒逼干部履职、方便群众办事、推动工作落实,开启了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讯员 杨特团 陈霓)

#新冠肺炎_社会#低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