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新四军北撤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浙东根据地军民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06266欢庆胜利,但是国民党政府调动大军进攻江南各地,汪伪军也被改编为国军。9月14日,日军离开诸暨,国军当天就占领诸暨。南京、上海、杭州、绍兴、宁波、衢州、金华、台州、温州、福州等城市都被国军占领。在此期间,新四军浙东纵队根据上级指示,不断调整战略部署。先是准备配合苏浙军区,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接着又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坚守浙东,南下会合浙南部队;最后中共中央决定,浙东、苏南、皖南的新四军主力全体北撤。9月下旬,中共浙东区党委在上虞丰惠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北撤事宜。随后,发布了《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10月上旬,新四军浙东纵队党政军机关、第三支队、第四支队、第五支队、金萧支队、张俊升部、以及地方部队,共计15000余人,分别从余姚、慈溪等地北渡杭州湾,冲破国军的大举围攻。10月中旬,各路部队在青浦会合;10月下旬,陆续渡过长江,进入苏中根据地。11月上旬,部队继续北上;11月中旬,到达苏北根据地,在涟水县进行了改编。随后,部队进入山东省泰安县,完成了北撤任务。浙东纵队北。
桐庐这个名字有什么历史渊源 浙江省桐庐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200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98241人,比上年增加1356人;其中农业人口287673人,非农业人口110545人。全县人口出生率9.41‰,死亡率6.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1‰。当年计划生育率97.49%汉族为主,有畲、苗、土家、侗、蒙古、壮、满、回、藏、布依、高山、维吾尔、俄罗斯、瑶、白、佤、仫佬17个少数民族。面积1825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桐庐县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桐君街道、旧县街道;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凤川镇、百江镇、瑶琳镇、江南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乡。共有7个社区、14个居民区、186个行政村。2006年,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十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上获悉,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一、历史沿革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置严州。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
长沙保卫战一共打死多少日本鬼子 长沙保卫战一共打死日本鬼子共计11万余人,长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36662沙保卫战共分为三次战役,介绍如下;1、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为进一步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10万余人,由赣北、鄂南、湘北分途进犯长沙,企图在最短期间内将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歼灭。2、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国第9战区仍与日军第11集团军隔新墙河对峙于湘北地区。至1941年9月前,第9战区所辖兵力为11个军共30个师,作战地境为左与第6战区为石门桥、连山湖南岸、大通湖北岸,洞庭湖北岸亘长江至武昌之线,右与第3战区为抚河,鄱阳湖口之线。3、第三次长沙会战,1938年10月,武汉陷落,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扩展资料:第一次长沙会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攻势,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前原态势的一次战役。这一胜利,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狂妄企图,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