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调研记者与重庆市农资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代表现场交流。
6月中旬,《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疫后重启逆风之行”行业大调研记者走进重庆万州,参加重庆市农资行业协会座谈会,听取供销合作社区县级企业以及区域生产企业关于疫后重启的工作情况,了解他们如何应对疫情过后来自于市场的挑战。
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兰绪国、重庆万州区顺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万州区兴业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联军等企业代表参加会议,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超,重庆市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重庆市农资行业协会副会长张良斌出席座谈会。重庆市农资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友传主持会议。
记者发现,尽管今年疫情形势严峻,但是,市场挤压、产业变革、终端变化撬动区县级农资企业快速转型,市场也在引导企业的转型思路逐步清晰。
战疫情 “供销人”出位
重庆市万州区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是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同时下距湖北省宜昌市300多公里,并与湖北利川市相接,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供销合作社企业在保春耕、保供给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我防护,还要尽最大可能防止疫情输入输出。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承担着防疫和保供的双重重任。万州顺丰农资公司总经理张斌告诉记者,万州区供销合作社控股的顺丰公司和兴业公司两个下属企业,在防疫过程中不计代价为保春耕提供服务。他说:“由于在湖北打工的人员较多,相对重庆其他地区防御疫情形势更加严峻。”
防疫和春耕保供的重任,让他们不敢懈怠。张斌说:“农资服务具有特殊性,需要与火车站、码头、乡村物流对接。特别是由于我们的新业务主要是湖北,港口船员管控比较严,无形中加大了很多工作量。尽管当地政府给我们发放了蓝色通行证,但是由于无法进村入户,包括我们自己的物资来源都比较困难。”重庆农资集团万州分公司兰绪国也有同感:“万州区离疫情比较近,虽然在2月中旬就恢复了运行,但农资经营依然受到很大影响。”
万州兴业农资陈联军告诉记者:“今年疫情严重,各乡镇的路和桥都封了。在疫情期间,700多个网点只能全部是我们自己解决物流。我们为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争得了一份荣誉。”
特别是在保供过程中,供销合作社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供给数量和质量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更平抑了农资价格。张斌说:“今年的销售价格低于去年同期3%左右。当时供销社领导到我们网点时指出,在非常时期价格是敏感问题。作为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不应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我们及时调整农资供应价格,充分起到了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作用。”
谈到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万植公司总经理张良斌深有感触。“原来万州县级的批发商有20家,现在剩下的就是这么几家了,他们都是优秀的企业。这几年,供销合作社企业都是实实在做事,依靠口碑立足,在当地农民心中占据了核心位置。”
疫情无情,却再一次让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体现了存在的价值,彰显出“供销农资人”的情怀,稳住了供销合作社企业农资抗疫保供的“基本盘”。
迎转型 解题靠市场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种植结构、农户施肥习惯改变所带来的终端变局,以及农资产业结构的变化,农资流通企业正面临来自市场的挑战。陈联军说,目前基地种植大户购肥、施肥习惯带动终端瞬息万变。张斌也提到,万州区大多是成片的蔬菜,大田作物较少、机械化程度低,这给农资企业的技术服务带来难题。
与此同时,市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引导企业走出困境。“产大于销、肥料过剩使区域营销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我们还仅仅是‘一买一卖’,将很难适应市场。”张斌说,“即使不是疫情,农资流通企业依然面临挑战,我们自身也需要面向市场进行改革。”他说,终端转型使依靠大肥经营生存的乡镇经销商、网络经销正在失去竞争力,土地流转之后出现的种植大户更需要种前、种中、种后的全程服务。作为农资流通企业,如果不调整简单的“一买一卖”做法,将很难适应变化。张斌说,目前,他们正在由“一买一卖”的简单农资模式,逐步向农资服务商转型,积极尝试社会化服务。同时,他也希望国家政策有所倾斜,扶持基层农资企业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诸多挑战中,市场也在引导生产企业调整产品定位和逐步升级。张良斌表示:“差异化是企业的解题思路,重庆万植公司从2008年建厂到曾经短暂地‘撤离’,经历了‘死而后生’的洗礼。要摆脱同质化竞争激烈,就要有差异化产品。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还要新、有特色,这是‘万植’的竞争策略。”为此,他们用6年时间做研发,在关键问题上又花了两年时间,进行产品差异化的探索和升级。应该说,市场是验证思路的检验器,解决问题的方式恰恰是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从这一点说,市场才是引导企业解题的良师。
“我们10年的发展成果,得益于农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对于产品的认知,认知度的提升则取决于政策的引导和产品的市场化。”张良斌表示,希望未来在推广层面国家有更多的补贴政策,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从而真正实现有机肥部分替代,达到化肥减施、减量的目的。
对于基层区县级农资企业的转型问题,兰绪国认为,作为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企业,在应对思路上,需要由大肥料开源、特种肥料“节流”,更需要人才本土化的支撑。他认为:“简单的‘一买一卖’方式正在面临转型,转型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受限于农业、农化知识,供销合作社企业急需具备这些知识的人才。”
张良斌也肯定了引进农资人才的不易。“做农资和其他企业不一样,农资人需要顶着夏天的烈日、冬天的寒风去田间地头,还要具备农业、农化技术以及田间肥水管理、剪枝、气候等知识,特别是要懂营销,能和农民打交道。”综合素质缺一不可,得一人才实属不易。
解困局 思路辨出路
座谈会上,重庆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吴超提出,当前困境是所有传统农资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他认为:“解决当前这些问题,需要明确一个‘立意’,拿重庆来说,周边发生了很多变化,一些优秀企业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将农机开到田间地头,我感受到一种震撼。农业现代化打破了土地边界,逐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面对这些变化,解决方式就是依托市场规律。”吴超特别指出,未来要定位一个方向,也就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到全产业链融合、多产业融合、多元化融合。要打破原来仅仅依靠“一买一卖”的经营方式,通过社会化服务提升农资的附加值。吴超说,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冷链、农业保险也会迎来新的机遇。
在会上,李友传肯定了重庆市农资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的真实反馈。他认为,应对挑战需要思路转变。他说:“市场法则就是适者生存。如果供销合作社流通企业依然存在于过去的辉煌时代、沉浸在过去的时代,不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来解决问题,路会越走越窄。”他说,要创新思路,解决自身思维“瓶颈”。“可以通过做大进而做强,将优势化为动能,把自己的空间挖掘好、保护好。”单打独斗不能抗风险,强强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他说:“万州区有四家产销融合、商商融合的企业,还有多个依靠合作取得突破的实例。大家要共享资源、多种合作,抱团取暖。”
对于大家关注的人才问题,李友传表示:“行业协会也关注到大家在人才方面的困境,其实在江津地区就有这样一个标杆,这几个‘80后’年轻人的做法值得借鉴。未来将通过走访,给企业在人才引进和挖掘方式上开拓一些思路。”
疫情加剧了农资行业的严峻形势,但市场也给区县级农资企业迎接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他们正在加速奔跑,酝酿“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