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追求卓越的摩登都市;读书,是一段探索精神世界的充实旅程。在上海,读书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了一种有腔调的生活方式。“上海书展”也早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每年8月申城都满溢书香。视频编辑 薛松(09:24)而始于2011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今年已经走过第10个年头,得益于上海书展精心耕耘了10余年的文化交流大平台。经过数年精心筹备与策划,上海国际文学周已经成长为上海书展重要的品牌项目之一。
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纵然相隔万水千山,依然有着千言万语,人未到,却阻隔不断彼此的挂念与惦记。2020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题定为“万水千山”,沪上无数热爱文学的读者、作者、学者、组织者们,将共同迎来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十岁生日。
2020上海国际文学周主题“万水千山”上海国际文学周总策划、作家孙甘露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十周年将举行在线特别活动,针对外国文学和科幻文学爱好者,邀请郑体武、袁筱一、毛尖、严锋等作家、学者开展7场对谈活动并录制视频,书展期间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播出。
“疫情尚未结束,网络的力量可以让千千万万爱书人跨越山水阻隔,共聚于上海文学周这方精神的家园。我们会分别展开英语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日语文学、科幻文学等7场对谈,虽然不能如往年那样邀请中外作家齐聚一堂,但我们依然有千言万语要交流。”孙甘露说。
十周年海报
2019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向下扎根 明星品牌的诞生
上海是一座充满文学传统和底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近代以来中西文学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和人文景观。这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中外文学嘉年华的绝佳舞台,是因为其贯通古今,海纳百川。
“上海书展和上海国际文学周从一个地方性书展起步,到2011提升为国家级书展,再到成为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思想盛会,是由各界政府领导决策、作家学者献计、无数文学爱好者参与、各行业企业支持、沪上媒体积极宣传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推动而成的。”回望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十年历程,孙甘露作为参与人之一,与有荣焉。
2010年世博会让上海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其海纳百川的国际化气质。次年,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应运而生,上海书展与各出版社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作家、学者在书展期间齐聚沪上,开展对谈——一颗文学品牌的种子就此萌芽。
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相呼应,第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主题是“文学与城市的未来”,邀请了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都柏林文学奖得主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惠特布莱德奖得主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日本作家岛田雅彦等在内的多位海外知名作家,以及王安忆、格非、毕飞宇等中国作家,举办了18场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与读者交流创作感悟与文学经验。
2013年,出于提升文学周活动现场效果的考虑,在思南公馆的大力支持下,文学周的核心环节“作家对谈”被移植到思南公馆举行。文学周牵手思南公馆相得益彰,思南街区这片独具一格的法式花园洋房,浓缩了上海这座城市自开埠以来逐渐沉淀出的中西交融的文化气质,也见证了近现代的璀璨文化。
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公馆分会场随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及思南公馆又专门设立了“思南文学之家”,并决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每周六下午在思南公馆的“思南文学之家”举办“思南读书会”,将文学周的阅读交流活动常态化,把每年上海书展带来的阅读热情延续下去。上海国际文学周终于在思南路法国梧桐的树荫中扎下了根,融入到上海文脉之中。
在叶圣陶、邵洵美、郁达夫等人曾谈笑风生的地方,思南读书会已举办近350期,迎来近1200位学者、作者、出版人,参与现场活动的读者逾5万人。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彼得·汉德克 、奈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张伟、毕飞宇、金宇澄格非等,从李敬泽聊科幻文学到彼得·汉德克谈戏剧创作,每一代读者都能在上海邂逅一个有缘的作者。
2017年2月25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黄浦区永业集团、思南公馆倾力支持的《思南文学选刊》首发,这份大型综合类双月文学选刊不仅填补了上海文学刊物矩阵中的空白,也标志着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根系深深地扎在了思南,文学周品牌的枝干日益茁壮。
孙甘露说:“上海这座城市的书香氛围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滋养出来的。”
2018年,“思南书局”孕育而生,思南书局坐落于复兴西路517号,它是上海不可移动的文物建筑,曾是冯玉祥将军旧居,大诗人柳亚子也曾两度寄居于此编书。《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作者彼得·沃森称赞它为“上海最精致的书店”。历史学家大卫·阿米蒂奇在来访思南书局时说道:“我最喜欢的书店有两个:一个是伦敦书评书店,另一个就是这里。”
思南书局还与英国最著名的学术人文书店品牌——伦敦书评书店达成合作,结成姐妹书店关系。书局内开辟专门空间设置伦敦书评书店新书专区,由伦敦书评书店选书团队根据思南书局的定位、品牌、特色及上海读者的阅读需求,精心挑选约数百种英文版新书,并定期更新。
此外,钻石型袖珍阅读文化空间--“思南书局快闪店”也成为了上海文化特色品牌,每一季根据不同主题,邀请嘉宾与读者间的面对面交流,成就了这颗“怦怦跳动”充满活力的人文之心。
孙甘露说:“上海书展和上海国际文学周早已不是简单的一期展会,书展每年一次,一次只有7天,但是读书是不分昼夜,不论年节的。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学周的根系与枝桠伸展到上海的各个角落,成为上海市民日常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思南书局向外生长 十年树木
十年来,文学周的品牌不仅在努力扎根,也在积极向外伸展,作为中国作家对话世界作家、中国文学对话世界文学的现象级活动平台。上海国际文学周已邀请到了数百位中外作家学者、文化人士齐聚上海,克尔姆·托宾、大卫·米切尔、珍尼特·温特森等作家就这些全球性的文学主题发表洞见,分享经验,交换看法。
2015年,创办一个多世纪的英语世界著名书评杂志《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持续4年为上海国际文学周免费刊登形象广告,并深化文学合作。“《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编辑来到文学周,参与我们的对谈活动,这样的‘形象广告’正是基于对文学周的认同和赞赏。”孙甘露说。
“走出去,宣传中国的文学,宣传上海”。2016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与“伦敦书展·影像与银幕周”签署合作协议,三年来互派作家参加上海书展与伦敦书展活动,为中英两国作家提供跨文化交流平台,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搭桥铺路。
“十年树木,在上海这片文脉深厚的土地上,上海国际文学周成长为一棵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参天大树,作为上海书展的重要品牌项目,为全球作家对谈、中西方文学交流提供了舞台。”孙甘露说。
以书之名:跨越边界的对谈
“每年来上海访问、讲学、旅行的各路作家学者很多,他们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关于学术、文学、艺术,应该把这样的资源分享给公众。”孙甘露介绍,上海国际文化周的核心活动就是围绕特定主题的作家对谈,每年的主题“根据社会生活、文化事件、文化潮流来选择相关主题”。
如2011年首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主题确定为“城市与文学的未来”,以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契机进一步探讨城市为文学开辟的可能性。
2012年第二届上海国际文学周注重探影像与文字的关系,以“影像时代的文学写作”为主题,创造性地设立上海国际文学周国际论坛。莫言、大卫·米切尔、乔·邓索恩、苏童、孙颙、陈丹燕、石田衣良、阿刀田高、波里亚科夫、黎紫书、毛尖等海内外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这些作家不少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他们从从电影反观文学创作,从作家角度观察电影,与读者共同探讨文学、电影、写作对现代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2013年主题是“书评时代”,在微博蓬勃发展、自媒体勃兴的媒介生态下,围绕书评作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中介、信息时代与书评的未来等话题,开掘书评对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以及社会生活的价值。
2014年上海国际文学周聚焦“文学与翻译:在另一种语言中”。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翻译、介绍,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性现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享有世界级美国桂冠诗人、翻译家罗伯特·哈斯,美国小说家、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罗伯特·奥伦·巴特勒,法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帕斯卡尔·德尔佩什等嘉宾,以及翻译家、作家、诗人和学者马振骋、周克希、孙颙、叶兆言、刘醒龙、黄运特等在文学周的各大会谈上畅谈各自的经验。
2014年8月,奈保尔(中)和妻子纳迪拉(左)在上海书展参加论坛旅行,作为文学的旅行和作为生活的旅行,在今天变得意义非凡,却也困难重重。2018年文学周的主题是“旅行的意义”。如何继续认识“旅行”这个熟悉的主题词,并更新其意义,是这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期待。
“文学周的主题不仅是就文学谈论文学,还在于借文学谈论洞见更广阔的现实和生活世界。在这样的初心之下,文学会更加深入人心,文学周还将走得更远,与读者更紧密,”孙甘露说,“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