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2财报,又双叒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最近,特斯拉发布2020年Q2财报,营收60.4亿美元,净利润1.04亿美元,远胜市场预期的“亏损2.4亿美元”。
至此,特斯拉首次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盈利。
如今,随着接连盈利,特斯拉已经进入成立以来状态最好的阶段。在资本市场上,这一点也已经反映的非常充分。
而在一路“狂奔”的特斯拉背后,更徒留一群“焦虑”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1、“狂奔”的特斯拉,留下无尽压力
有人说,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市的节奏都让特斯拉带着走了。
无论从销量抑或是最新的季度财报来看,这话并不偏颇。
今年6月,特斯拉销量1.5万辆,占据国内新能源市场17.7%,可谓一枝独秀。
即使从第二季度来看,特斯拉Model 3国内市场累计销量3.5万辆,支撑起其季报销量的“半边天”。
特斯拉销量上的接连突破,便是得益于其国产化进程的价格下降。
今年5月份,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对特斯拉供货,为后者提供动力电池产品。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之一,是电动车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随着特斯拉电池“国产化”,其整车造价无疑将会进一步得到压缩。
品牌优势与价格优势叠加后,特斯拉这条凶猛鲶鱼将“再进化”,对国产新能源车企步步紧逼。
伴随着价格降低,其也在进一步蚕食车型定价普遍在20~30万元左右的国产新能源车企的生存空间。
从国内市场来看,与特斯拉相比,诞生仅七年的国产新势力们稍显稚嫩,交付规模与盈利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市场对几家车企的期待值也不可同日而语。
而传统新能源车企,产品竞争力稍显十足,在销量上也是持续低迷。
好在,在特斯拉带来的“焦虑”之下,自主车企并没“坐以待毙”,而是动作频频。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本土传统车企的主力产品都开始往更高价格段进发;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接连获资金“驰援”…
下半年,这群新能源车企更重要的共同目标是,如何从特斯拉这条“大鲶鱼”口中夺食。
2、“焦虑”背后的信心更重要
从长远来看,特斯拉的“狂奔”,不仅给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焦虑”,更“教育”中国消费者相信电动车的存在可以取代燃油车。
一直以来,国内有大批造车新势力涌入市场,但受限于品牌力等方面原因,并未对市场带来根本性改变。
但特斯拉入场,虽然搅动国内市场这“一池春水”,但也进一步让市场重焕生机。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表示:“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甚至比没有市场更可怕。”
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成功,就是得益于与苹果等头部手机巨头的充分竞争。
毫无疑问,特斯拉在智能化体验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值得国内新能源车企好好学习。
譬如Q2财报上,特斯拉的平均售价从一季度的5.52万美元下滑至二季度的5.40万美元,但整车销售的毛利率却并未发生变化,仍为21%。
在这背后,便是由于其对成本的极度压缩,而季度盈利同样得益于此。
这一套“成本控制”的本事,将倒逼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提升自身竞争力,也有利于加速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
此外,特斯拉的“威胁”,也让业内客观审度新能源的发展路线。
某跨国车企中国区高层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做和特斯拉一样,不依赖补贴、快速占领市场。
而资本市场的分析也强调,特斯拉的估值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其“软件升级”模式带来了后续持续的消费潜力。
功夫汽车认为,这也应该是国内新能源车企考虑的路线——在整车制造商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公司“的属性,带动企业市值的快速提升。
接下来,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可怕的并不是特斯拉,而是缺乏造出匹敌特斯拉产品的信心。
3、写在最后
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特斯拉的加速降价和快速盈利,会带来十足的“焦虑”。
但这份焦虑,或许也是一直活在补贴之下的国内新能源车企所欠缺的。
适度的焦虑,能够驱使他们前进,更是加速超越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如今,特斯拉瞄准的用户不再只有当初所谓的高端消费群体,其价格已下探至国内纯电车型的“集中营”——20万-30万元区间。
在特斯拉的产品攻势下,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将成为其“打击对象”。
在后特斯拉时代,大家也该好好想想,接下来应该如何进一步扭转战局。收藏
今年5月份,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对特斯拉供货,为后者提供动力电池产品。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之一,是电动车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随着特斯拉电池“国产化”,其整车造价无疑将会进一步得到压缩。
品牌优势与价格优势叠加后,特斯拉这条凶猛鲶鱼将“再进化”,对国产新能源车企步步紧逼。
伴随着价格降低,其也在进一步蚕食车型定价普遍在20~30万元左右的国产新能源车企的生存空间。
从国内市场来看,与特斯拉相比,诞生仅七年的国产新势力们稍显稚嫩,交付规模与盈利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市场对几家车企的期待值也不可同日而语。
而传统新能源车企,产品竞争力稍显十足,在销量上也是持续低迷。
好在,在特斯拉带来的“焦虑”之下,自主车企并没“坐以待毙”,而是动作频频。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本土传统车企的主力产品都开始往更高价格段进发;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接连获资金“驰援”…
下半年,这群新能源车企更重要的共同目标是,如何从特斯拉这条“大鲶鱼”口中夺食。
2、“焦虑”背后的信心更重要
从长远来看,特斯拉的“狂奔”,不仅给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焦虑”,更“教育”中国消费者相信电动车的存在可以取代燃油车。
一直以来,国内有大批造车新势力涌入市场,但受限于品牌力等方面原因,并未对市场带来根本性改变。
但特斯拉入场,虽然搅动国内市场这“一池春水”,但也进一步让市场重焕生机。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表示:“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甚至比没有市场更可怕。”
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成功,就是得益于与苹果等头部手机巨头的充分竞争。
毫无疑问,特斯拉在智能化体验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值得国内新能源车企好好学习。
譬如Q2财报上,特斯拉的平均售价从一季度的5.52万美元下滑至二季度的5.40万美元,但整车销售的毛利率却并未发生变化,仍为21%。
在这背后,便是由于其对成本的极度压缩,而季度盈利同样得益于此。
这一套“成本控制”的本事,将倒逼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提升自身竞争力,也有利于加速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
此外,特斯拉的“威胁”,也让业内客观审度新能源的发展路线。
某跨国车企中国区高层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做和特斯拉一样,不依赖补贴、快速占领市场。
而资本市场的分析也强调,特斯拉的估值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其“软件升级”模式带来了后续持续的消费潜力。
功夫汽车认为,这也应该是国内新能源车企考虑的路线——在整车制造商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公司“的属性,带动企业市值的快速提升。
接下来,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可怕的并不是特斯拉,而是缺乏造出匹敌特斯拉产品的信心。
3、写在最后
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特斯拉的加速降价和快速盈利,会带来十足的“焦虑”。
但这份焦虑,或许也是一直活在补贴之下的国内新能源车企所欠缺的。
适度的焦虑,能够驱使他们前进,更是加速超越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如今,特斯拉瞄准的用户不再只有当初所谓的高端消费群体,其价格已下探至国内纯电车型的“集中营”——20万-30万元区间。
在特斯拉的产品攻势下,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将成为其“打击对象”。
在后特斯拉时代,大家也该好好想想,接下来应该如何进一步扭转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