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64623135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
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数量和质量 从宏观来看,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体现如下:人力资源的数量体现为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绝对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公式表示:绝对数量=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其中劳动适龄人口包括直接的、已开发的现实社会劳动力和间接的尚未开发的潜在社会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相对量用人力资源率表示,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数量影响因素有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迁移。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体现为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其影响因素有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营养因素、教育等。从微观来看,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也包括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其中绝对数量=企业内在岗员工+企业外欲招聘的潜在员工,其相对数量(企业人力资源率)=企业人力资源绝对数量/企业总员工数,是企业竞争力的表征指标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与上述宏观方面人力资源的质量相同。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1.人力资源的2113数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5261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4102的数量。对于1653国家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现实人力资源数量是指能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能够创造一定价值的适龄劳动者数量;潜在人力资源数量则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现实地投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的人口数量,主要指非适龄劳动人口。我国现行的适龄劳动年龄规定是: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在劳动年龄上下限之间的人口称为劳动适龄人口。小于劳动年龄下限的称为未成年人口,大于劳动年龄上限的称为老年人口,一般认为这两类人口不具有劳动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存在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残人口,还存在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如在校就读的学生。故一国现实的人力资源总和小于劳动适龄人口总和。在劳动适龄人口之外,也存在一些具有劳动能力且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如延迟退休人员、退休返聘人员等。进行人力资源计量时,上述两种情况都应考虑进去,作为划分现实人力资源与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人力资源的数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统计期人口的总量与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两个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