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自律和时间管理离不开的清单思维

2020-07-27新闻10

和宇宽一起,把时间用到极致。大家好,我是时间管理潘宇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时间管理中的清单思维。

什么是清单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你要做的事,以清单的形式,按照一二三四五列下来,然后严格按照清单进行推进。比如我们去超市之前,会列出我们要采购的东西;每天工作之前,会列出一天的行动项;每年年初,我们会列出新年的愿望。这些都是清单思维的具体应用。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看列清单很简单啊,无非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而已。但是今天我想挑战大家的是:你真的理解什么是清单思维吗?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清单思维的本质,是标准化,流程化。就像我们工厂里的工艺流程图一样,它应该是按照一个逻辑梳理的流程流水化进行推进。同样,我们时间管理的清单,则是我们对事件轻重缓急的区分与排序,然后推行。这里就会用到咱们之前讲过的时间管理四象限矩阵。一般来说,紧急重要的事情,排在清单的第一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排第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排第三;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排最后。

举个例子。我是从事食品质量工作的,当我在收到一起因为供应商的问题导致的关于食品质量的客户投诉的时候,我该怎么用清单化的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要找到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立即联系到供应商,召回这一个批次的问题产品,防止影响到更多客户。这是排在我清单上第一位的。第二,紧急但相对没有刚才那么重要的事。那就是安抚客户的情绪。第三,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和供应商一起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进行纠偏,并且采取预防性措施。第四,相对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例如写这起投诉的分析报告,并和公司管理层分享。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紧急的客户投诉,通过清单化的思维,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整理出一二三四去推行,是不是思路一下清晰了很多呢?

那么,清单思维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我认为,它最大的作用,是把我们的大脑从低级的整理,记忆功能解放了出了,而更好的去专注到思考这个高级功能。如果我们时刻都琢磨着该做些什么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遗漏掉重要的事;反之,如果我们按照清单化的流程进行推进,我们的大脑就能更加专注去把事情做好;此外,清单化的思维能够帮我们把一个事情按照它的逻辑框架进行很好的梳理,从而让这件事流程化,更容易去执行。

作者:潘宇宽

跨国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经理

八年海外奋斗及个人成长实战经验

时间管理,自律及个人成长教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