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目前,人类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经历着一场变革,新生的和发展的事物正像潮水一样涌到了二十一世纪当代学生的面前,能让每个孩子正确认识,并容纳这些新鲜事,养成能与他人良好“共处”的好习惯,是我们这些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新任务。现代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明确指出:“道德的核心是习惯”。行为习惯基本可分为“做人、做事、学习”三大方面,主要依靠学校和家庭共同完成。“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著名的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合乎道德的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彼此谦让,平等友爱的表现,文明礼貌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道德水准,而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
小学家长怎样跟老师沟通 第一,端正对老师的总体看家长应该认识到,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社会压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压学校,学校压老师,老师压学生,形成了恶性循环链。教育教学对老师压力也非常大,老师的生存真是不容易。特别是老师不能大面积进修以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所以,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虽说老师这个队伍和社会其他行业来比算好的。但大家要明白,老师也是平常人,即使在寺院里,也可能有一些不合格的僧侣。所有对老师应该多些宽容和理解。特别要指出的就是,家长就算对老师有些消极的看法,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你怎么评论老师没人限制你,但是,对老师的消极言论,会对您的孩子造成很坏的影响。儿童的心志是不成熟的,他们极容易被暗示,就是五六年级的孩子也极容易被家长暗示。如果你总对老师消极评论,你的孩子听到了,他的大脑就接受了你的信息,他的心灵就会扭曲。他因此就会轻蔑老师,甚至和老师对抗。这样情况下,指望孩子能学习好是有困难的了。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角度考虑,我们家长就应该端正对老师的总体看法,用积极的态度来评价老师。第二,积极引导孩子崇拜所有老师为什么要崇拜老师呢?因为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有一句古语:“亲其师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