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 求翻译 关卡和市场(对商人)只稽查不征税;湖泊池沼不设禁令,(任人捕鱼;惩办罪人不牵连妻儿。
孟子对齐宣王讲“文王之治”“泽梁无禁”(《孟子 孟子对齐宣王讲“文王之治”“泽梁无禁”(《孟子.梁惠王下》),说周文王治理天下,任何人到湖泊捕鱼都不加禁止。。
\ 在战争中处于何种地位,对于战争胜负起什么作用?随着春秋末期战争的频繁发生,这个问题越来越鲜明地提到军事生活中来,摆到了思想家们的面前。孔子对这个问题不仅十分关注,而且给予了正确的回答。《说苑·指武》载: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吾欲小则守,大则攻,其道若何?仲尼曰:“若朝廷有礼,上下相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若朝廷,上下无亲,民(之)众皆君之仇也,君将谁与守?于是废泽梁之禁,驰关市之征,以为民惠也。这是孔子晚年的成熟思想。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十余年的孔子回到了鲁国,不甘寂寞的鲁哀公向他咨询“小守大攻”的道理。孔子在回答中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拥戴之至,则无可攻者;仇怨之至,则无与守者。攻守之道,全在向背;胜负之理,皆在者执行不执行亲民、惠民的政策。就战争中攻守之势和大小之力来说,孔子把对于君主的制约,也就是在战争中的作用,概括为两种形态:“君之畜”和“君之仇”。这种理论概括和孔子的另一阐述民本观的名言有着血缘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之畜”无疑是“载舟”之水,而“君之仇”当然是“覆舟”之水了。以“君之仇”去攻守,当然无胜利可言,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