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其实离我们很近,有谁能说自己身边从来没有过骨折的人呢?
可能一些人现在身边就有骨折的患者,也许他们选择了保守治疗,并没有考虑通过手术处理骨折的部位,那么,他现在肯定牵引或者手法复位了,并且有类似与石膏之类的固定方式。
那么这些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也就是受伤之后1-2周的时候,要做哪些康复训练呢?这个阶段的康复理念是什么呢?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带着这样的问题,看一下骨折早期如何进行康复。
在刚刚发生骨折之后,局部的软组织和骨组织什么状态了?
首先,经历过暴力外伤之后,局部组织充血肿胀非常的明显,但是经过了急性期的阶段,现在的情况是充血和肿胀已经开始逐渐的消退了。
特别是在骨折断端之间出现的血肿,正在逐渐的吸收过程中,与此同时,周围受损伤之后的组织也正在修复,周围的纤维和粘连正在逐渐的发生。
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情况下,用多种方式,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将有益的物质源源不断的运输到需要重塑的地方,也可以把局部组织所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赶紧运输走,去别的地方处理掉。
这个过程进行的目的是促进肿胀的逐步消失,为组织和结构的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在这些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预防局部肌肉的萎缩,多多增加肌肉的收缩,不可以让局部的强有力的肌肉,因为懒惰逐渐变得毫无力气。还有防止局部关节的粘连,阻绝纤维化的产生。
最后强调一下,无论是什么方式或者方法,都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骨折复位的稳定,也就是说,千万要小心不能让骨折再次改变定下来的结果关系,否则前功尽弃啦。
为了减少水肿,最先也是最简单想到的就是将肢体抬高,而且要高于心脏平面,正如人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这样就可以让血液重新回流,于是通过物理的方法减轻了局部组织的水肿。同时,要是跟冰敷一同使用,效果更佳。
主动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在局部固定的时期,也不能忘记主动活动,虽然肢体已经被固定住了,但是肌肉是无法固定住的。可以不断地将局部的肌肉紧绷住,再松开,如此反复多次,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这个方法就是所谓的登场收缩,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肢体的实际活动,而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达到了功能锻炼的目的。
这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时候,主动收缩的效果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这种运动的存在,患者和家属应当注意,避免出现不可逆的损失。
除了以上的几种操作方式,也不要忘记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不要因为养腿伤,导致其他身体部位功能退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康复的理念应该出现在治疗的全程,并不是骨折痊愈了才开始做康复治疗,而是经过系统的全程的康复治疗,才达到了骨折痊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