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中国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2021-04-09知识4

几种国际收支理论怎么理解??(学经济或金融的进) 吸收分析法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指从支出(或吸收)与收入的角度来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是如何出现的、汇率水平是如何决定的。认为如果一国的实际收入超过了它对商品和劳务的吸收量,该国就会出现贸易顺差。1952年有詹姆士·爱得华·米德和S·亚历山大提出,从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的角度,系统研究货币贬值政策效应的宏观均衡分析。核心观点该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他把经济活动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标是总供给、总需求、国民收入和就业总量。吸收分析法的表现形式:贸易差额B=国民收入Y-总吸收A即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就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总收入等于总吸收。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总收入大于总吸收。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就是要增加收入,即通常说的支出转移政策;或减少支出,即通常说的支出减少政策,简称吸收政策。转换政策和吸收政策的相互配合运用,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部平衡的主要条件。现金余额效应是最重要的一种吸收效应。假定货币供应一定,货币持有者总想将自己的实际资产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占有,这样,随着国内物价的上升,他们名义上持有的现金量就。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相关概念: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哪些措施调节国际收支其效果如何 ①05年我国采取汇率政策(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政府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