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藏书家论藏书

2020-07-17知识16

英语翻译 原文: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伦明的藏书经历 东莞人伦明,仅凭《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一书,即可成为其中一景。藏书家枕席经史,沉湎青箱,我对他们的痴情,向有好感。我国每年出版各类图书十余万种,数十亿册,早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D【解析】A项原文“他认为历史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研究。研究历史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科学。仅是认为,是否做到,无从知晓。B“是恩师下面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散文阅读 20.(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藏书数量之多,以及藏书的意义、影响。(2)句式上整散结合,语言厚重,富有节奏感和张力。21.(1)具体表现了书房对于学者精神你的藏书量有多少?对家中大量藏书有什么看法? 更新于答案之前:在陆续写这篇回答的过程中,我浏览了一下其他回答,有几个观点,值得商榷:1.所谓“藏书…高濂的藏书观念 多藏书,建书楼“山满楼”、“妙赏楼”于杭州虹桥。对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史等,兼收并蓄,且多医书,被黄丕烈誉为“明中叶大藏书家”。万历十九年(1591)刊刻有《遵生八笺》19卷,为总结中国历代以来日常生活体验的集大成著作,旁及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知识修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遵生八笺》第六笺《燕间清谈笺·论藏书》,谈及鉴别版本尤为精湛,对鉴别宋版图书论述深刻,以及明代伪造宋版书的种种手段作过详细的论述,揭露明人书商作伪之手法是“将新刻模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宝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妆摩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尾,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残伤旧迹,或置蛀米柜中蚀作透漏蛀孔”。劝“收藏家当具真眼辩证”;对古籍保护之法亦有创见,他的经验极受后来藏书家和版本学家的重视。论其刻书应精校,以医书为例,错一字将后患无穷。藏书印有“妙赏楼藏书”、“五岳贞形”、“高氏鉴定宋刻板书”、“武林高瑞南家藏书画印”、“武林高氏瑞南藏书画记”、“武林高深甫妙赏楼藏书”、“高明代藏书家沈启原有怎样的故事? 作者:郭小凤,延安大学2015级历史学本科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沈启原(1526-1591),字道初,又字道卿,号霓川,一号存石,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人称“博物君子”,可见沈启原一生涉猎之博、藏书之丰。而说道沈启原不可不说的是他的家族—长溪沈氏。16、17世纪的嘉兴地区流传“江南沈最盛”的说法,该‘沈’自然指长溪之沈,沈氏祖籍位于河南开封,宋时来到会稽,后长期居住秀水之长溪,由此而来。而长溪沈氏之所以闻名于世便是由于其为著名的文献世家。长溪沈氏自其祖父沈温的时候开始成为望族,其父沈谧、其子沈自邠以及他自己均为进士,一家三门进士,自此开始满门兴盛。其家族成员不仅文采风流,更是藏书家辈出,绵延五代之久。而沈启原父亲格外喜欢藏书,据说曾建藏书楼“万书楼”,称其“万书”,可见长溪沈氏的藏书事业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颇具规模。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沈启原受到父亲的影响,亦对藏书有很大的兴趣,索性继承家学。沈启原的藏书楼则名为“芳润”,但实际上闻名于世是以“存石草堂”为名的。沈启原还著有《存石草堂书目》十卷,对他的大规模藏书加以整理编写。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巢云馆诗纪》、《鷃园草》等。他的好友推荐一些藏书 狄更斯的《双城记》,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萨克雷的《名利场》,哈代的《苔丝》,罗素的《罗素快乐智慧书》,《积极思考的力量》,《庄子》庄子

#文化#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