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清末的预备立宪反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清末立宪行动背后的推动力量

2020-07-26知识36

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是 C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 答案2113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5261析理解能力。解答的关4102键应从预备立宪的1653背景和实行的情况去分析。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但并没有因此摆脱内外困境。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又决定实行“预备立宪”。先是派官员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1911年,清政府终于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但却是个“皇族内阁”。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加强封建皇权。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什么(1)评价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①主观目的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清末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特征和其间关系 人们历来都有这样一种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是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的派别。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争,差不多所有关于辛亥革命的史著都曾谈到并有所论列,无可否认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争,除了宣传鼓动上的意义之外,确实促进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深人地了解民主宪政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更加深人地思考在中国如何建立民主宪政的问题,但也人为错误地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别。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根本目标一致性各种政治派别无不代表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无不把本阶级的利益反映在各种政治纲领和政治活动之中。因此,要正确理解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清楚他们的阶级属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初的十年,革命派、立宪派和清政府成为主要的三种政治势力。革命派与清政府势不两立立宪派则处于两者间,与两者都有联系,但又都不获信赖。尽管孙中山为首的兴中会已经举行过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但仍和改良派(后来的立宪派)首领及中坚人物保持着按触,举行讨论联合的会议。这表明双方在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这一点上具有共同语言。从二十世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关系逐渐破裂,进而两派尖锐对立,在一系列。作为中间力量的清末立宪派,为何在革命与改革之间摇摆不定? 清政府的五大臣在出国考察结束之后,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906年,清朝下诏预备立宪。而转过年来,清政府又宣布,9年后实行立宪。当时的立宪派可以一分为二,其一为则以国外的梁启超为代表人物,其二,在国内则以张窖、汤化龙、汤寿潜、谭延凯为代表。这些清末的立宪派人物,其中一部分人就是此前的改良派,其他人也基本为大官僚、大地主和商人转化而来的大资本家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组成。他们对清政府的立宪允诺抱有幻想,甚至想籍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那么,回到问题中来;“做为中间力量的清末立宪派,为何在革命与改革之间摇摆不定?我们从清末立宪派的所作所为来看,其具有反动性,行为和言论多数取悦了列强,甚至遏制革命形势和主动去消除清政府所面临的危机。清末立宪派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他们想以实际行动,试图证明封建的专制政体是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和平手段来废除的,他们呼吁开国会,立宪法,甚至不惜与革命派尖锐对立,互争成败。到了革命成为时代中心,革命派大权在握的时候,立宪派又成为与革命派横向对峙的政治力量。革命派与满清政府势不两立,而立宪派横亘其间,左右摇摆,而当立宪派所努力推动的三次国会请愿运动惨遭镇压、失败之后,。清末五大臣认为立宪的好处是 1906年夏秋之际,经过近半年的海外考察,两批出洋大臣先后回到中国。他们在梁启超和杨度等人在东京事先写好的有关实行宪政的文章的基础上草拟了一份“考察宪政报告”,向清朝政府复命,正式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并且还指出“立宪利于君,利于民,不利于官”。此外,戴鸿慈、端方等人还根据从国外带回来的关于宪政的资料,编写出《欧美政治要义》一书,将欧美各国的政体或者相关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简略的介绍,“不仅对于改革政治和其他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也使慈禧和当权亲贵对于世界大势有所了解,宪政知识有所增长,有利于基本国策的确定”。

#中国近代史#晚清#立宪派#宪政#清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