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儿童报告文学的报告性体现在哪里 比较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2021-04-09知识5

比较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1、报告文学比较讲究真实性,是一种能反映现实的文体。报告文学的兴起与成熟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报告文学这一新型的文学样式,全面兴起并开始走向成熟。九·一八\"事变后,在报刊上开始出现一些短小的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报告性作品,这可以说是我国报告文学的萌芽。之后,抗日运动的高涨和对外国报告文学作品的译介,进一步扩大了报告文学的影响。1936年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所收辑的文章都是用报告文学写成的。1936年夏衍创作的《包身工》,被公认为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上海纱厂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双重统治下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宋之的创作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与夏衍的《包身工》一起,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严格遵循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创作不掺任何虚构成分,注重真实性,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将真实性和文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奠定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在中国的地位。2、散文是一种较为随意的文体,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在真实性方面要求较宽松。抒情小品散文的兴盛这一时期,除了沈从文、老舍等小说作家兼作散文外,还出现了专业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

儿童报告文学的报告性体现在()() 儿童报告文学的报告性体现在: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儿童报告文学是新兴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是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对儿童有深刻影响的真人真事的作品。也就是说,它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动人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所作所为和儿童所关注、所向往的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在儿童文学中儿童报告文学虽然比童话、小说、诗歌、戏剧等体裁都要年轻得多,然而,它却以一种清新的、泼辣的姿态,赢得了广大少年读者的喜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它已经在儿童文学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在儿童报告文学里,最核心的特征是什么性 报告文学是一种介2113于新闻报导5261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4102闻性、文学1653性。报告文学属于纪实文学,它以文学的手法表现新闻题材的人物或事件。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是其主要特点。儿童报告文学在这三方面与一般报告文学的要求是一致的。

#儿童报告文学的报告性体现在哪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