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超极化K外流减少 超极化后电位是如何恢复为静息电位的?

2021-04-09知识3

Na+和K+的内流和外流是什么意思,还有怎么知道是内流还是外流 钠离子和钾离子 细胞内液是钾2113离5261子 细胞外液是钠离子 都是通过离子通道进行内流外4102流的 是顺浓度梯度1653的 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 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 当受到外界刺激后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逐渐加大 引起钠离子内流从而去极化 当钠离子内流与钾离子外流相等时达到的电位即为阈电位 然后钠离子内流超过钾离子外流使膜电位超射 达到峰值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减少 钾离子外流大于钠离子内流 发生复极 最后一个阶段便是钠钾泵发挥作用主动运输使内外离子浓度达到静息时的水平 希望能帮助到你

超极化后电位是如何恢复为静息电位的? 极化2113→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恢复。是5261静4102息电位的概念:概念 将一对电极在1653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膜上任意移动,可见两点间无电位差。如果将其中一个插入膜内,则可观察到电位差。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以膜外为零,膜内则为负值。一般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的RP分别-90 mV、-70 mV和-10 mV,即不同类型细胞的RP数值不等。RP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polarization);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时称为去极化(depolarization),此时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RP的绝对值;反之,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或负电荷增加)的方向发展称为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其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1.2 RP的形成机制:如果细胞膜不允许任何带电离子跨膜移动,则膜两侧是电中性的。而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电位差,说明静息时有带电离子跨膜移动,实际上任何生物电的产生都是带电离子跨膜移动的结果。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静息时膜上的K+通道开放,K+顺浓差外流,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大分子与K+隔膜相吸,造成膜内正外负的状态。随着K+的进一步外流。

生理学动作电位图解的问题;动作后电位我……概念混乱;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我的理解:负后电位是超极化正后电位是去极化;从图来看负后电位负值加大,正后负值减少;可是我找到的表述差不多是相反的,我错了?又搜索到这个:“负后电位,为上升支;正后电位,下降支”无疑和图不相符?正后不是最后一段,负后稍前一点.都在比较平的地方……是这样么?“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

#超极化K外流减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