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京 正月十六 敛巧饭 敛巧饭

2021-04-09知识18

敛巧饭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全村人欢聚一堂,说说过去的一年,聊聊新年的打算,其乐融融。“敛巧饭”在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过去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由村里的小姑娘自发的组织带上做饭的盆或碗等挨家挨户敛小米、各种菜,集中到一起在户外支锅做饭,熬一锅粥,炖一锅菜,在熬粥的锅里放一根针和做衣服时手上带的顶针儿,做好后,大家围坐一起吃,谁吃粥时碰到针就代表手巧,谁碰到顶针儿就代表心灵,就这样一直延续了数十年后,发展到了今天的由村里的妇女组织挨家挨户敛小米、大米,各种菜、肉等,在街头巷尾支大锅做“敛巧饭”,做好后,全村的男女老少,有的从自己家里拿着酒,大家围座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吃菜,一边吃粥,畅谈过去一年丰收的美景,设想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过此项活动,增进了邻里团结,化解了往日的不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饭吃完了,大家把剩下的“巧饭”撒在河床上喂鸟儿,希望鸟儿吃饱后不再糟蹋田地里的粮食,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线等,急 1、北京怀柔敛巧饭 你能想象在严寒冬季走入一座小山村,听着乡邻间互相热络的问候,享受着素昧平生人招待的饭菜的画面感吗?心在狂欢中舒展,盈满了久违的温暖。。

北京数千民众共食“敛巧饭”是什么样的民俗? 2017年2月12日,正月十六,北京怀柔区杨树底下村“敛巧饭”开灶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数千市民排队等候同食“敛巧饭”,感恩与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下午1时左右,大部分灶台的饭菜便供应完毕,出现供不应求状况,在后厨身兼做饭、炒菜、打饭等数职的村民忙得应接不暇。敛巧饭民俗简介: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流传了180多年的古老传统民俗。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待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其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之者,便证明求到巧艺及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麻雀、山雀等的别称。在人们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雀儿,口念吉祥之词,一是为向叼啄谷种的雀儿谢恩,二是为祈求来年丰收。饭后,人们还要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每到此时,还有戏班及花会助兴演出。是汉族劳动人民精神寄托的表现形式,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北京 正月十六 敛巧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