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樊锦诗做主旨演讲 来源/学校供图 成钊 摄
一所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请来一位看上去与“科学研究”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大拿,学校想传递给毕业生什么?在昨天上海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特邀嘉宾、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以《择一事终一生——我和我的莫高窟同事们》为题,为毕业生做了一场主旨演讲。
有的人将工作当成谋生的职业,而有的人则是当作一生的事业,带着热爱和虔诚,一路无悔。樊锦诗就是后者,这位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50多年来坚守大漠,守护着荒野中的敦煌洞窟。樊锦诗曾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的考古研究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
祖国的需要 就是我的志愿
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这是科研人应有的家国情怀。无数科学家秉承赤子之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仅鼓舞着国人,也不断丰富着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世界。樊锦诗给毕业生们上的第一课,就叫“家国情怀”。她告诉台下的学子们,首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曾留学法国,是著名画家。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回到祖国,来到敦煌,带领大家在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交通闭塞、陋屋斗室、无水无电的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基创业。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先生,1946年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敦煌,原本打算到敦煌“看一看”就走,却在敦煌守了一辈子,一生沉浸在敦煌艺术和敦煌事业之中……
“我初次结识敦煌是1962年的毕业实习,虽然绚丽多彩的敦煌艺术无法忘怀,可是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不想再来敦煌。没有想到,毕业分配又把我分到敦煌,在那个年代,‘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服从分配来到敦煌。”樊锦诗说,“由于我的同窗好友、未来的丈夫彭金章被分到武汉大学,我还是一直想离开敦煌。终因为敦煌的保护和研究需要我,我就留在了敦煌。后来彭金章主动放弃了武大的工作,来到敦煌,结束了长期分居的生活,我们共同相守敦煌,致力于敦煌事业。”
图说:敦煌莫高窟 来源/东方IC
艰苦条件下坚持开拓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然而,不管条件如何变化,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努力拼搏,从未丢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突破。樊锦诗带来的第二个关键词,正是“艰苦奋斗”。“莫高窟偏居西北边陲,远离敦煌市25公里,地处戈壁沙漠之中,即便今天各方面条件都大幅改善,相比大城市,依然比较艰苦。”她介绍。条件“最差”时会是怎样的场景,恐怕现在的学生们无法想象——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的30多年里,莫高窟几乎就是人迹罕至的孤岛,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的是咸水,吃的面要自己去磨,一盆水要擦脸、擦身,洗脚,交通工具就是牛车、毛驴,职工孩子无法上学……
“上世纪画家进洞窟临摹是保存壁画信息,展示敦煌艺术的唯一方法。可是偏居一隅的敦煌,买不到像样的宣纸、颜料等绘画材料,只能利用川纸矾纸、裱背加工成画纸;没有颜料就地取材,用敦煌的白灰、红土制作颜料。”樊锦诗说,“洞窟内光线不足,设法依靠窟外镜子将阳光反射到窟内白纸上的借光法。”
她告诉大家,正是前辈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开拓研究,奠定了未来敦煌研究院敦煌学研究的基础。
用科学探索精神保护管理莫高窟
真实的科学研究没有那么浪漫写意,科学前进的每一小步,背后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让“科学探索”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追求,是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们希望看到的,樊锦诗不忘讲述在莫高窟“科学探索”的点滴故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我和同仁们开始国际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以科学探索精神,保护管理敦煌莫高窟。”
从过去对壁画的抢救性保护,到现在建立了预防性保护体系,并将相关保护修复文化遗产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开展数字化敦煌试验,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全球共享;妥善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间的矛盾,监测数据、计算日承载量;还形成研究系统、创办敦煌学期刊《敦煌研究》,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现在,莫高窟已真正迈上科学的保护、研究、弘扬、管理道路,莫高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有效科学探索,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肯定。”樊锦诗如是说,“能为莫高窟这样一处具有无与伦比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是我和同事们的荣幸,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事业!”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将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未来的主人,拥有广阔的未来。我衷心祝福同学们在从事自己热爱的科技事业中绽放自我价值,成就无悔人生!”她最后说道。
实习生 金彦彤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