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朝末年1351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2020-07-26知识5

元朝末年的花子军是怎么回事? 花子军,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活跃在冀鲁的一支山东农民军的专用称谓。元朝末年,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加之黄河多次决口,淹没农田,更加剧了农民苦难。正十一年(1351)五月,刘福通等人奉白莲教徒韩林儿为主举行起义,起义军都头裹红巾,故号称“红巾军”、“红军”或称“香军”。刘福通奉韩林儿建国号宋、定都于汴梁后,又调拨军队分兵三路,一路攻晋冀,一路趋关中,一路出山东,威胁元大都。出山东的农民军是由毛贵率领。毛贵由海州(今江苏东海)乘海船进至山东半岛,并迅速夺取城池,相继下胶州、莱州、滨州、莒州等地,争取了元朝镇守黄河的汉族义军万户田丰起义。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一,政治腐败,主昏臣庸,蒙古贵族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整个国家官僚机构已经腐败二,民族矛盾,蒙古贵族统治的元帝国从未真正放弃过对南人和汉人的歧视和迫害,民族矛盾。元朝末年雄风如果还在会灭亡吗 实际上是元朝是被朱明王朝赶跑了,赶到老家蒙古大草原去了,元顺帝继续做他的皇帝。至于元朝为什么会被明朝取代呢?是这样的元朝末年,蒙古统治集团分裂,朝廷内部夺权斗争异常惨烈,使得元帝国变得摇摇欲坠;而连续出现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崩溃以及等级制度,更成为农民揭竿而起直接原因。于是,元朝的灭亡便不可避免了。1351年,刘福通领导农民在颖州暴动,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十几年的反抗斗争中,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逐渐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派将军徐达率兵向北进取中原,次年攻占元大都,元顺帝妥欢帖木尔逃往蒙古草原。元朝末期,战乱纷繁,百万红巾,为何竟是朱重八一统天下呢? 朱元璋能脱颖而出,靠得是过人的头脑,和为人善用的御人手段。元朝末年,元朝统治者忙于窝里斗,互相攻伐扩张势力。1351年,早就受够元朝剥削打压的人民在韩山童、刘福通带领下发动起义,他们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韩山童、刘福通起义后,迅速得到了各地响应,一时群雄并起。其中一支是由濠州郭子兴带领,朱元璋后来就是加入了这支队伍,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了这支队伍的领导人。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中,朱元璋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但是,朱元璋慧眼独具,被他消灭的元朝军队所在地是江浙一带。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里便成为了朱元璋的根据地。在别的有实力的起义军还在和元朝军队玩命死磕时,朱元璋却在悄悄地吞并着根据地附近其他汉军势力。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儿子韩林儿称帝,迁都汴梁,国号大宋。紧接着拥有了一定地盘的徐寿辉称帝于武昌,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明玉珍杀进四川、云南,也要称帝。朱元璋则在谋士朱升的提议下,制定了“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这一著名战略。期间,朱元璋四处择贤,刘伯温、宋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先后入朱元璋帐下。刘伯温见到朱元璋后及时提出了自己的“十八策”灭陈去张、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多扰民,。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1、徐寿辉(1320年—1360年),一百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度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2、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专教在民间进行活动。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但好景属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后战死。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将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北元历史(元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大概情况 北元是史书对元朝灭亡后退据蒙古故地的残余政权的称呼。延续年代始于洪武元年(1368),终于建文四年(1402)。后为鞑靼所代替。北元皇帝世系表 1368年八月元惠宗(元顺帝)逃离大都,元朝退回漠北后,直到1402年鬼力赤杀死元愍宗顺天皇帝坤帖木儿,鬼力赤去元国号,称可汗。史书上称之为北元,北元共历六帝,历时34年。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元明宗长子。1368年农历八月-1370年农历四月在位,年号至正(1368年-1370年)。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元惠宗长子,1370年农历四月-1378年农历四月在位,年号宣光(1371年-1378年)。元益宗或元平宗脱古思帖木儿,元惠宗次子,1378年农历四月-1388年农历十月在位,年号天元(1379年-1388年)。因为年号是天元,又称为天元帝。元恭宗恩克卓里图,元益宗长子。1389年-1392年在位。元康宗额勒伯克,元益宗次子。1393年-1399年在位。元愍宗坤帖木儿,元康宗之子。1400年-1402年在位。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八月初 大将军徐达等率师攻陷大都,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北奔上都,元亡。占据上都的顺帝除领有蒙古故地以外,还有扩廓帖木儿(别名王保保)屯兵十万于陕甘一带;纳哈出雄踞辽东,拥兵二十余万,并与高丽关系密切;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元朝末年有哪些反元势力啊 红巾军,又称作红军,是元朝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该事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红巾军的背景,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红巾军最初起于北方,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宣传弥勒下世明王出世等教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等人决定在5月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颖州,许多人民纷纷加入,在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均打著红巾起义。北方红军兴起之后,南方长江流域也纷纷打著红军的旗号起事,如彭莹玉、徐寿辉等在湖北、徐寿辉称帝国号宋,此外,王权在南阳地区的“北琐红军”、孟海满在荆襄一带的“南琐红军]]等。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也先帖木儿率兵攻刘福通红军,获得数次胜利,赞宰相脱脱督战攻徐州,杀芝麻李,并由贾鲁攻濠州,并由答失八都鲁攻灭南北琐红军,南方元军与徐寿辉军队互有胜负。至正十五年(1355年)战局有所转变,刘福通先立。元朝末期蒙古军的战斗力真得下降很多吗? 元朝末期蒙古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具体原因和当时的情况我们一起分析一番。元朝的蒙古人,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他们把南宋攻占下来之后,还不消停。接着,他们的战火又烧到了现今的东南亚、波兰和匈牙利。至于和平,他们没有概念,治理国家,那也不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只是善于征服。很多蒙古的官员,根本不会汉语。当然,忽必烈除外,他是非常喜欢汉族文化的,他的辅佐大臣耶律楚材也是这样。所以,忽必烈时期,中原地区得到了发展。但是,中原的富饶,却慢慢地让蒙古人失去了野性。南宋人缺乏野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太富了。蒙古人占了天下,财宝、美女一大把,他们的野性,也慢慢地消失了。元朝的那些皇子皇孙们,从小就享受着安逸奢侈的生活,自然就丧失了斗志。而且,这种奢侈之风,在整个蒙古人中传播。偌大的元朝,一下子全被金钱美女腐蚀了,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话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一代之后,很多人竟然骑不上马。更多的蒙古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别的,一概不管。蒙古人还不停地印刷货币,制造通货膨胀,老百姓好容易攒下的钱,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废纸。这一点,让善于积蓄的中原老百姓更加气愤了。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蒙古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税收。关于元朝末年一个奇怪的问题?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到五年十月,历时仅两年半,即修成《宋史》。《宋史》由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帖睦尔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李好文、王沂和杨宗瑞等七人任总裁,史官有斡玉伦徒、泰不华、杜秉彝、赵普、宋褧、王思诚、干文传、汪泽民、张瑾、麦文贵、贡师道、李齐、余阙、刘闻、贾鲁、冯福可、赵中、陈祖仁、王仪、余贞、谭慥、张翥、吴当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文人。《宋史》即是由总裁与史官三十人集体编撰,而总裁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欧阳玄、张起岩、李好文等,都颇有名望。当时各地虽然已经不甚太平,但元朝廷还是有能力控制大部分地区的。由于编书阵容强大,而且君臣同心,之前又已经有了部分底稿,故写书效率很高,历时仅11个月就编完了辽史,近一年完成了金史,两年半完成了宋史。由于时间仓促,三本书中不可避免地有粗糙的地方。红巾军大起义是在1351年,此次起义及其连锁反应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从此之后朝廷能控制的地方就慢慢小了,最后走向灭亡。

#刘福通#蒙古军队#明朝#历史#元朝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