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捻吟须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是哪位诗人写的?

2020-07-26知识3

捻吟须上联 《声律启蒙》中:上句:横醉眼,下句:捻吟须。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鸟。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什么意思?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说自己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捻断好几根胡须(古代很多文人都是留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思? 字面意思是:作诗过程中为2113了一个妥帖的字,把5261数根胡须都捻断了,原指中4102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1653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卢延让创作的一首诗《苦吟》,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原文: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译文:不要议论作诗的个中事,作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吟诵妥帖的字捻断数根胡须。寻找那些声调、意思险绝的字,即使是老天也感到烦闷吧,即使是大海也要枯竭了;作诗不同于写文章和辞赋,写诗是在咬文嚼字啊。扩展资料:历史上有名的苦吟诗人一、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家境贫寒,曾羁旅河南。从贞元七年至九年,连举进士不第,直到贞元十二年他46岁时,才登进士第。作诗以“苦吟”著名。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代表作品《孟东野诗集》、《登科后》。二、贾岛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作者、简介及全诗?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说自己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捻断好几根胡须(古代很多文人都是留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扩展资料:卢延让[约公元九o二年前后在世]字子善,范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中前后在世。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为人所嗤。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可见一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思 意思是说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长时间,甚至捻断很多根胡须。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的意思 \"吟安一个字,拈断来数茎源须。是说自己作bai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du很久,甚至zhi捻断好几根胡须(dao古代很多文人都是留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扩展资料:年代:唐作者:杜荀鹤作品:苦吟内容: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年代:唐作者:崔涂作品:苦吟内容: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举世轻孤立,何人念苦心。他乡无旧识,落日羡归禽。况住寒江上,渔家似故林。鉴赏评析: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可见一斑。

#读书#苦吟#送无可上人#卢延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