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罗兰 巴特的 作者之死 怎么理解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的观点?

2021-04-07知识6

作品的诞生意味着作者的死亡的解释 这是罗兰巴特提出的一个文学理论。在罗兰·巴特提出著名的“作者之死”的观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7623530念之后,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文本恢复了自由,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作者之死,不是将阐释的自由完全交给读者,而是交给文本本身,读者跟作者一样,只是一个吐露的场所,一个接纳物,真正的自由还是交给了文本自身。巴特追求的是一个自由的阐释空间,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文本生产空间。长期以来,作者被看成是作品的唯一和永久的主人,而读者仅仅只拥有作品的受益权,即读者对作品只有选择和接受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创作的权利。这种形式隐含了一个权限主题:作者具有某种君临读者之上的权利,他强迫读者接受作品内某种特定的意义,这当然是正确、真实的意义:由此产生了一种权利意义的批评戮力(其瑕疵处,则是产生了一种‘误解’、‘反意义’的批评伦理):人们力求确立作者所意谓者,毫不顾及读者所理解者。自此,罗兰·巴特向我们揭示出这样一个信息:作者处于统领一切的地位,而读者几近淹没。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作品成为唯一,没有阐释的理由,更没有发展的空间。对读者而言,仅仅意味着接受或是拒绝。为此,罗兰·巴特在1968 年发表了著名的《作者。

怎么理解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的观点? 巴特认为作品在完成之际,作者就已经死亡,剩下的文化创发工作,就是读者的权利了。唯有作者死亡,读者才…

怎么理解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的观点? 前面几位答主已经解释得很详细了,但主要是在罗兰·巴特本人的理论语境中进行解读。我在这里想补充一些把…

#罗兰 巴特的 作者之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