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早上,一位满面愁容的阵发性房颤的女性患者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病区办理入院,护士立刻上前问她情况,她诉说心悸、心慌一周了,每次一发作就出现大汗、气短将近2小时,都没法正常生活了,感觉她整个人状态都非常不好。赖珩莉主任、刘燕锋博士一起针对这个患者的情况进行细致的问诊和检查,认为这个患者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是属于I类指征,这是根治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的第一选择,但因为发作时间将近一周,必须先抗凝治疗。
患者抗凝治疗一周后,于7月6日在三维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在赖主任主导下,术中刘燕锋博士在给患者消融的过程中,按照常规先行环肺静脉隔离,在完成了第一步之后,再去寻找引起房颤的触发灶,在术中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有房室结双径路,也就是她比常人多了一条“电线”,即房室结里面存着两条不同性能的传导路径(电线),一条快的传导路径(电线)和一条慢的传导路径(电线),虽然术中心房回波时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却可诱发房颤,终于找到了这个“罪魁祸首”,于是立刻处理了慢径路(电线))—准确无误,术中电生理检查,一再诱发,再无房颤发作。
目前房颤的发病机制不很明确,但其造成的风险及危害之大已有共识, 所以在临床上需要积极治疗,临床手术方式众多,但环肺静脉隔离是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基石,目前我院房颤中心在行肺静脉隔离后常规再行寻找触发灶,力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术后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