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华北军区纵队副科长 龙道权是谁??谁有他的资料???

2021-04-06知识1

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纵队是什么建制? 解放战争开始后,解放军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小部队运动战和游击战转向以纵队作为基本战役单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36131位的大兵团作战。那么纵队是什么级别?不同时期的一个纵队又有多少人呢?先来说一说纵队的级别,纵队相当于后来的军,一般下辖2到4个师(旅),也有陈赓大将所属中野四纵这样的特殊纵队,由于担任总战略预备队任务而一度下辖5个旅,后来被改编成13和14两个军。由于处于战争时期,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五大战略区的编制难以统一,不同时期纵队下辖的人数也各不相同,从七八千人到六七万多人不等。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共有野战军61万人(计有22个纵队及相当于纵队之师、94个旅及相当于旅之师),平均每个纵队一万人露头。开始阶段,一个纵队一般辖2到3个旅(师),以2个旅的居多,不过8000人。如晋绥军区才不过7个旅编成三个纵队2万多人,像黄克诚大将率领的新四军三师(东野2纵,后来的39军)进军东北时,拥有3旅9团3万之众的部队是很少见的。解放战争中期,各战略区的纵队人数差距进一步拉大。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前,每个主力纵队人数接近3万人,至于九纵(后来的空降15军)这样的地方部队整编成的部队,人数不过1。

龙道权是谁??谁有他的资料??? 龙道权(1913—2003)原名段士俊。江西省永新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营政治教导员,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一0二团特派员,第十三师特派员,红五军团保卫局第二科副科长,大金省保卫局代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保卫部第二科副科长,第二分校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三团政治委员,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四旅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龙道权,1913年生,江西永新象形合头村人。原名段士俊。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营政治。

福建籍红军将士中,担任红一军团侦查科长并走在大队伍前面,被胡耀邦称赞功不可没的人是谁 是福建省上杭县籍的刘忠将军。

#华北军区第三纵队#华北军区纵队副科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