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 区别2113如下:1、两者的性质不同:三国志是史书。而5261三国演义是小说。41022、作者不同:《三国志》是西晋史学1653家陈寿撰写的史书。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3、内容不同:《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4、文学体裁不同:三国志是国别体,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5、创作年代不同:三国志创作于280年-290年(西晋时期),三国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洪武年间。扩展资料:《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 《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132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译文:汉末,黄巾起义,汉朝要求各地豪强帮忙对付。人们认为这是因为朝廷腐败,宦官当权。朝廷的大将军何进打算消灭宦官,不用廷尉,而是招各地方军队进京,结果何进被宦官暗杀。袁绍与曹操等何进一派军人起兵消灭宦官,但是宦官挟持皇帝逃跑被凉州来的董卓拦下。然后董卓入京,掌握大权,废了原来的皇帝,立了汉献帝。袁绍曹操等人逃出京城,集结天下英雄,反对董卓的暴虐。但是天下英雄对于消灭董卓没有兴趣,攻下洛阳以后,就忙着抢地盘,拉兵马,所以称为天下大乱,雄豪并起。因为袁绍家世好,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北方豪杰多附袁绍,州郡蜂起,假绍之名。而袁绍也乘机消灭公孙瓒,兼并了北方的幽、冀、并、青四州之地,兵马达到数十万人,堪称天下最强的军阀。这就是虎视四州,强胜莫敌。而曹操虽然势力不如袁绍,却懂得重用人才,深谋远虑,把袁绍看不上眼的。
求: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全文) 《三国》一书,每至两军相聚、两将相持,写其勇者,披坚执锐,以决死生;写其智者,殚虑竭思,以衡巧拙:几于荆棘成林,风云眩目矣。忽于此回见一轻裘缓带之羊祜,居然文士风流;又见一馈酒受药之陆抗,无异良朋赠答。令人气定神闲,耳目顿易,直觉险道化为康庄,兵气销为日月,真梦想不到之文。或谓大夫之交不越境,以羊、陆二人交欢边境,如宋华元、楚子反之自平于下,毋乃有违君命乎?予曰不然。一施德而一施暴,则人尽舍暴而归德,而施暴者将为施德者之所制矣。彼以德怀我之人,是欲不战而服我也;我亦以德怀彼之人,是亦欲不战而服彼也。外似于相和,而意实主于相敌,又何议焉?中原之兵,所以难于取吴者,有前事以为之鉴也。周郎有赤壁之捷,陆逊有猇亭之捷,徐盛有南徐之捷,朱桓有江陵之捷,周鲂有石亭之捷,丁奉有徐塘之捷,斯诚未易图矣。而郭知从前之难,则屡战而不克;向后之易,则一战而成功。贯索之舰,断之以刀,连环之舟,焚之以火,吴之摧敌者有然;时移势改,险不足恃。凡古今成败无常,皆当以此类之。三国之兴,始于汉祚之衰;而汉祚之衰,则出于阉竖之欺君与乱臣之窃国也。一部大书,始之以张让、赵忠,而终之以黄皓、岑昏,可为阉竖之戒。首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