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 乐府诗集 区别 一、收集、整理机构2113与作品的区5261别。1、汉乐府,“乐府”是汉4102武帝时设立的一个1653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2、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包含了汉乐府诗。二、诗作者的区别。1、汉乐府,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2、乐府诗集中不仅有民间作者,更有着名诗人、文学家的作品。在后期,乐府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如曹操、曹丕等人的作品就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又如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三、诗体变化的区别。1、汉乐府,收集的乐府诗是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诗体相对固定。2、乐府诗集,收集多个朝代的乐府诗,包含了新乐府的诗作,既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走向衰落。至贞元、元和年间,社会危机进一步暴露,一些有识之士对现实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希望革除弊端,中兴王朝。反映在文坛上,便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
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2113乐府系统5261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4102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1653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作品名称:汉乐府作品别名:乐府诗/乐府/乐府民歌创作年代:两汉时期作品出处:乐府诗集文学体裁:乐府诗作者:汉时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乐府”的含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
乐府诗的创作传统 两汉乐府诗注意剪裁,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注重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使作品一方面 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汉乐府分为:1、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没有什么思想内容。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乐主要采用秦国音乐和楚国音乐。2、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歌辞是后来补写的,内容庞杂。主要是民间创作。3、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4、杂曲歌辞:其中乐调多不知所起。因无可归类,就自成一类。里面有一部分优秀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