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行针时辅助手法的目的 针法的手法

2020-07-25知识4

属于行针辅助手法的有( ) A.提插法、捻转法 B.提插法、震颤法 C.捻转法、弹 参考答案:E解析:震颤法、刮法属于行针的辅助手法。正确的行针辅助手法是A.提插法、捻转法、弹针法 B.提插法、捻转法、震颤法 C.刮柄 参考答案:D行针的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作方法常用的有以几种:1.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叩打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以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2 刮柄法 是指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刮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361303561动针柄,或以拇指和中指夹持针根部位用食指从上而下刮动针柄,此法称之为单手刮柄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根,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之为双手刮柄法。本法在不得气时用之以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3.弹柄法 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轻轻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方法,称为弹柄法。作时用力不可过猛,弹的频率也不可过快,避免引起弯针。此法有激发经气、催气速行的作用。4.飞法 将针刺人腧穴后,若不得气,右手拇、食两指夹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之为飞法。此法有催气、行气、增强针刺感应的。时行针的辅助手法有哪些? 针刺操作时,为了取得较好的针感,除运用基本手法外,还有进行针刺时用以 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包括循、刮、弹、摇、震颤等。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所刺。刮柄法是临床较常用的--种辅助行针手法。应用刮柄法可以()。 A.行气 B.补虚泻实 参考答案:D,E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大类,其中基本手法有()。 A.循法 B.刮柄法 参考答案:C,E行针的辅助手法中,弹法的作用为( )A.行气、催气 B.加强针感的传导 C.扶助正 参考答案:A行针的辅助手法中,弹法的作用为A.行气、催气B.加强针感的传导C.扶助正气D.祛除邪气 正确答案:A针法的手法 进针后为了获得针2113感必须施行的针刺手法,5261习惯称之为行针。4102行针技术就是针刺的基本1653手法。也是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主要有捻转法和提插法两种。①捻转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来回旋转捻动(图1)。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捻转幅度和速度相等,均匀用力,反复进行。捻转的幅度和频率可根据治疗要求来决定。这种行针手法称之为捻转法。一般捻转幅度大、频率高、刺激量大,适于实证、急性病;捻转幅度小、频率低、刺激量小,适于虚证、慢性病。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②提插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上提和下插的连续动作(图2)。针由腧穴浅层向下深入,称为插针;由腧穴深层向上浅出,称为提针。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称之为提插法。插针和提针的幅度、速度相等,均匀用力,反复交替。提插的幅度和频率也可根据治疗要求来决定,但不宜过大或过快。一般情况之下,提插手法在得气点左右进行,在复合手法中则可以离开第一次的得气点,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提插。在临床上,捻转法和提插法可结合应用。补泻手法 这是针刺时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迎随补泻、徐疾补泻、提插。

#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