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左传》小人物演义:他们一点都不起眼,却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2020-07-25新闻25

在《春秋》、《左传》中出现的人物,共有2329人,而能在历史记载中占据一席之地者,都是对当代有特殊影响的人物。他们的言行,经常直接造成时代的波澜起伏。

在诡谲政治和不安局势中,真正掌控大局的,未必是有名义或头衔的上位者;经常服侍在君主身边的“小人物”,也有机会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

这些“小人物”虽然散布在《左传》的各个角落,但着实不应被忽略。正是他们,完整构成了当时社会的隐形结构,也具有“载舟覆舟”的潜在力量。

寺人

寺人,就是先秦宦官。他们负责服侍王公贵族的生活起居,与王室朝夕相处,其中受到宠爱者,多成为心腹。

春秋时代的寺人,不甘屈身于侍候杂役的卑微地位,早已知道利用与君主密切的关系,逐渐为自己扩张势力。

春秋霸主齐桓公,即便在诸侯之间呼风唤雨,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依赖着照顾自己生活的侍者。寺人貂因侍候桓公的饮食,而成为桓公身边亲近心腹。最后桓公的性命,竟然葬送在他最信任的小人手上。

由寺人貂“因内宠而杀群吏”,可见他在宫中为自己张罗了庞大的势力,区区侍者竟然能仗着宠妃们的名义,指挥众人杀害朝中群臣,进一步扶持公子无亏即位。

齐桓公剧照

正因为寺人获得君王的宠信,进而成为君王打探消息的渠道之一,甚或是成为咨政的参询对象。

朝中诸臣对这一类寺人秉持着又爱又恨的复杂态度——与寺人亲近,有可能因此受到“提携”,被君王委以重任;与寺人交恶者,往往莫名被罢黜。例如《左传·昭公六年》记载:

“宋寺人柳有宠,太子佐恶之。”

寺人柳因为受到宋平公宠信,使得太子佐很讨厌他。右师华合比为了讨好太子,自告奋勇要除去太子的“眼中钉”。没想到,寺人柳安排了伪证,反告华合比一状,华合比因此落得逃亡卫国的下场。

更加讽刺的是,华合比的弟弟华亥想取代兄长右师的职位,就帮助寺人柳作伪证。最终,华亥竟然顺利获得右师一职!

在这一则戏剧化的史料中,这对兄弟殊异的命运,为寺人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注解。

宋平公剧照

乐师

根据《左传》所载,春秋时代的乐师,掌管着一切和音律相关的事务。除了在外交场合演奏外交唱和应对的诗词,或被当作诸侯间相互馈赠的礼物之外,有的乐师更因为深具智慧,而成为君主征询解惑的股肱之臣。

其中,以晋国的师旷为代表,他多次为晋文公提供意见,成为晋国朝中所倚重的人士。

襄公十八年,楚国发兵攻打郑国,回程途中可能威胁到了晋国,因此精于音律的师旷,说了一番稳定人心的话:

“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古人迷信,多用乐律占卜出兵的吉凶。《周礼》曾指出“乐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而师旷吹奏北风、南风之用意也在此。代表着楚国的南方乐曲气韵软弱,师旷由此断定“楚必无功”。

除了运用专业素养以获得信赖之外,师旷洞烛机先的特质,才是受到晋国器重的因素。

师旷画像

例如师旷能从齐国军营外“鸟乌之声乐”,判断出齐师已遁逃;魏榆之地出现“石头说话”的灵异现象,在师旷看来,其实是在反映“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所引发的民怨现状,他进而预言——如果晋侯兴建虒祁之宫,只会招来诸侯背叛。

鲁国的季武子曾出使晋国,回国后对诸大夫说:“晋未可媮也。”他的理由,正是晋国有师旷这等人物作为重要的咨政对象。

事实上,因为乐师常年身处在外交场合中,将诸侯礼仪和政坛兴衰全然看在眼里,所以他们有时比执政者更清楚形势。

例如昭公二十一年,周景王计划要用民脂民膏来铸造无射大钟,乐官泠州鸠就预言:铸造此一大而无当的钟,将使得周王因心疾而死。他同时劝谏天子作乐的原则应该是“小者不窕,大者不摦”,然而周景王并未接受他的谏言。隔年,周景王真的因为心病突发而死,周王室也随之起了动乱。

周天子剧照

有些君主因为没有善待乐师,而招来祸患。卫献公曾经令乐师曹教导宠妾弹琴,师曹在教授的过程中鞭打了宠妾,献公得知后便处罚师曹三百鞭,师曹怀恨在心,终于在襄公十四年觅得了复仇的机会。

骄恣无礼的卫献公在宴请孙蒯之际,令乐师长演奏象征作乱之意的《小雅·巧言》篇最末章,借以羞辱孙蒯之父,乐师长知道此曲会引发动乱,便拒绝演奏。

此时,师曹却自告奋勇站出来演奏,还怕孙蒯听不懂曲意,所以高声朗诵此章。

孙蒯听后十分恐惧,赶忙回去禀告父亲孙文子,孙文子气愤之余随即展开追杀卫献公的行动。卫献公一定没有料到,因为轻视并处罚下属的乐师,竟然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饔人、圉人、阍人

饔人,负责宫中的饮食烹调工作,而厨艺精巧的饔人很能讨君王的欢心,其中最为人知者,要数齐国的易牙。

易牙因为厨艺而得到卫共姬的信赖,又进一步被推荐给齐桓公。他凭着齐桓公和妃子的宠信,在宫中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以致在齐桓公死后,还能入宫杀人,并协助扶立公子无亏为国君。

春秋的官制中,圉是夏官之属。《周礼·夏官》记载圉的工作是“养马刍牧”,配置的人员是“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国内有多少马匹,就有多少圉人。如此细心照料,可见当时对马匹的重视。

鲁庄公剧照

《左传》中记载了一个“圉人复仇事件”。鲁国公子子般因为圉人荦怠忽职守而鞭打他,鲁庄公认为这样的处罚会留下后患。果不其然,身手矫健、力大无穷的荦,在日后被利用为杀手,在鲁国王位争夺之际,除掉了公子子般。

《左传》常刻意安排这类“因果事件”——如果主人不善待奴仆,往往会种下恶因,之后便尝到恶果。

阍,是负责守门的小官,也有战俘被指派为阍。襄公二十九年,吴人伐越,吴子余祭指派战俘为阍。结果,当吴子余祭观舟时,被阍刺杀身亡。

还有定公二年,发生在邾国的“阍致邾庄公死亡”一事。参加酒宴的夷射姑出来上厕所,碰到邾国的阍向他讨肉吃。想必夷射姑原本就对守门人这类小官持有轻蔑的态度,因此他抓起手杖,打了阍。

被打的阍怀恨在心,向邾庄公诬告夷射姑在庭院随地小便。谁也没想到,邾庄公一气之下竟失足跌入炉炭中。阍本想报私仇,却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国君。

《左传》中弑君者不在少数,邾国阍人却在春秋荒诞事迹上,添了更荒诞的一笔。

巫师和卜人

巫卜,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远古时代民智未开,巫卜成为人类和天神沟通的桥梁:通过巫师主持的祭典,人们献上牺牲与贡物,希望祈愿得以上达天听;通过龟甲、蓍草占卜出来的结果,有了卜人的转译,人们得以了解天神的旨意。

蓍草占卜

自殷商时代,巫卜就具有极崇高的地位。举凡王位继承、出征作战、发生天灾,无不大行祭祀,卜求天意一番。可见,巫师和卜人几乎就是天神的“代言人”。

到了周朝,巫卜的地位似乎日渐降低,虽然工作与以往大同小异,但巫师和卜人渐渐成为君王的服务者,若不如君王的意,随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例如僖公二十一年,鲁国因为巫尪求雨不力,天大旱,鲁僖公竟要下令烧死巫尪,经劝阻后作罢。

然而,巫师和卜人凭借着专业的学识,还是为国君所信赖。有些人为了劝谏国君,会刻意曲解“天意”,要国君内积福德;也有利欲熏心之人,常提出违心建议,因此败乱国政者,也不在少数。

《左传》中记载,荀偃在出征伐齐之前,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被斩首。这自然给即将出征的荀偃带来莫大的疑惑和恐惧。巫皋因此预言荀偃不久将死,但在东方的战事必定胜利。

荀偃画像

事实上,巫皋是为了让荀偃排除疑惧、勇往出征,才说出这番激励人心的话。果然,荀偃成功大败齐军,却在征战途中病死,也应了巫皋的预言。

玲珑说

《左传》是史籍,绝非虚构的小说,其中的人、事、物,必然在历史中真实出现过,即使是微不足道、昙花一现的“小人物”,都确有其人。

这些“小人物”因为官职所需,而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上位者。他们和君主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和依赖之后,就可能成为左右君主意见的人。

看来,《左传》作者不仅仅关注群雄争霸,还用宽阔远大的视野探究了春秋时代的全貌。而其中的“小人物”,既凸显了“主角”的言行,又衬托出了他们的性格,更让后人看到了一个深刻、具体的春秋时代。

#先秦时代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