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吗?我们村有一起宅基地纠纷,现在当事人都在场,就等你们过来调解了。”一大早,一通来电让云霄县司法局下河司法所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带上移动办公设备,立即驱车直奔偏远山村。
司法前移、调解进村,这已是下河司法所的工作新常态。今年来,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河司法所着眼群众需求,在全市率先创立移动调解室,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户,一改以往“等案上门”和“坐堂办案”的调解方式,对基层矛盾纠纷、综治维稳难题及时介入、高效调解、快速化解,实现“单打独斗”向“联调联处”转变。移动调解室落户田间地头、宅前巷尾后,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得到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全乡成功排解纠纷38场次,成功率达98%以上,信访率下降近50%,切实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早介入!司法前移零时差
(资料图)
下河乡地属城乡结合地带,与诏安、平和两县临界。这里小微企业密集、人口基数大,曾是“纠纷多发地”,但因辖区自然村数量多、分布相对零散,调解工作时常受限交通、时间等因素。
“以前村民有矛盾纠纷,经村里调停不成功,就要到乡司法所调解。路上往返时间就要花去近两个小时不说,还经常遇到当事人聚不齐、材料备不全、现场取证难等问题,有时一桩纠纷折腾好几天都没结果,调解效率和成功率都不高。”三星村党支部书记吴武强的一番话,道出了村民们出村调解的“烦心事”。这处下河乡最偏远山村距司法所约47公里,重山阻隔下,村民调解“路漫漫”。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面对返乡人员增多、摩擦纠纷易发、进出村交通不便等新状况,深陷矛盾纠纷中的村民“有苦难申、有怨难诉”。
三星村遭遇的调解瓶颈在下河乡并非个例,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创新服务载体成为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民有所呼,当有所应。年初,下河司法所立足山区乡镇工作实际,结合疫情防控新要求,将调解阵地搬到基层矛盾纠纷第一线,一旦接到群众求助,及时响应、及时介入、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为了让移动调解室建得稳、驻得实,下河司法所配优法律资源、配齐现代化办公设备、配强调解“精兵”,打通交通、距离堵点,做到遇事就调、随时可调、随叫随调,将土地使用、婚姻家庭、乡邻口角等纠纷第一时间在村庄巷口、山间地头就地调解。
“我们花大力气推出移动调解室这一‘自选动作’,目的就是迅速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我们‘多奔走’,让群众‘少跑路’,进一步拓展守牢社会矛盾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下河司法所所长曾清峰这样说道。今年来,在曾清峰的带领下,移动调解室足迹遍布全乡24个村落,成功调解了包括三星村后溪自然村村民道路通行纠纷案在内的多起纠纷案件。在年初疫情防控最吃紧关头,移动调解室进村更是有效杜绝了村民往返调解路潜藏的交叉感染隐患。
巧调解!田间地头止干戈
拉起背景横幅,架起小方桌,装好电脑、彩印机,在乡人民调解委员会首席调解员张顺龙等人的张罗下,移动调解室在下河村蔡姓村民家门口“开张”。司法所、调委会、综治办组成的“移动调解团”与当事人围坐一处,直面蔡家兄弟俩宅基地纠纷。面对当事双方关于蓄水池改建、公巷预留、化粪池埋管等主要矛盾点,张顺龙认真听、耐心劝,遇到细节争端,他手执公尺现场勘量。历经近4小时的劝解协商,兄弟俩各退一步,就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
当事人平息纠纷、握手言和,这是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张顺龙最有成就感的瞬间。这位经验丰富的“和事佬”,跟着移动调解室上山下乡,凭借多年积累的调解经验平纠纷、止争端。张顺龙说:“移动调解室已经形成一套熟练的调解诀窍。调解中,我们耐心听、恰当劝、公正调,采取分散当事人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开导他们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厘清双方责任,彻底化解纠纷。”
人民调委会是下河移动调解团队的中坚力量。当下,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工作对接,关系着基层调解工作整体成效。下河乡聘用具有法律本科学历的专职人民调解员3名,由县司法局培训后专职从事调解工作。与此同时,乡综治委广泛动员吸纳一批懂法律、品德好、威望高的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充实移动调解队伍力量,在调解中用好本地话、说好圆场话,热心为群众调处纠纷、平息矛盾。
在移动调解室创立后,县司法局还牵头充实联调团队,着力落实强班子、优队伍、全网络,为一线调解形成强大合力。期间,下河乡迅速组建多元化解机制工作领导小组,集合司法、综治、纪检、信访、派出所等部门力量,形成党政主导、综治牵头、司法所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依托基层、上下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此外,当地还成立了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纠纷等专项调解小组,一旦出现的劳资、征地拆迁等专项纠纷,调解员立即赶赴现场,提早介入,及时化解,避免矛盾的激化、升级。
高效率!现场办结宽民心
(资料图片)
连日来,车圩村呕下自然村进村道路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铺设一条便民通道,对于久居深山的呕下村民早已热切渴盼多年,而村道得以顺利开工则多亏了移动调解室的助力。
“因为修路需要,我们村和临近的金坑村因征迁迁坟、扫青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当时,矛盾现场气氛焦灼,两村村民眼见就要干架,村委会一通电话及时叫来了乡里人员。他们就地帮我们调解,现场办公、现场笔录,调解成功后当即促成我们签订调解协议书,办事效率特别高!”提起那场工地上的调解会,呕下村民满意地竖起大拇指。
群众的交口赞誉,成就了移动调解室的服务金招牌。提起调解方式创新后收获的如潮好评,县司法局副局长汤艺勇深有体会。“以前,群众因为路途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遇到矛盾纠纷就报公安、找民警。这样一来,不仅矛盾纠纷得不到专业法律及调解服务,还容易造成警力资源浪费。移动调解室下沉,调解团队前移后,群众在家门口即刻就地调解、就地和解,切实得到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有事找司法’已成为大家的默契共识。”
用专业团队办专业事,这也是移动调解室成立的初衷之一。去年来,县司法局与县公安局联动协作,持续深化非警务公调对接,完善12348法律咨询热线,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方式,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建设。移动调解室在下河试点落地后,全面动员、各方配合、联动化解的整体优势正日渐凸显。在反馈基层信息反馈环节,下河司法所用活用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员队伍,将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延伸到村到户,打通村级矛盾纠纷排查“毛细血管”,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处置预警机制。在联动调处上,下河乡调委会积极与派出所、法庭进行对接联动,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同时,对当事人不接受调解或经调解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情况,下河乡按照“一庭两所三结合”工作模式,加强与派出所、法庭及其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
来源:新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