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假使楚沛联军失败,秦朝灭亡亦是定局,政治失衡的弊病尾大不掉

2020-07-25新闻10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

秦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失衡,才导致整体社会的统治秩序失衡。

若秦朝一直维系“轻罪重罚、小过重判”的统治理念,即便是没有项羽刘邦,也会有别人站出来改写历史。诚如此前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没有影响到接下来的“六国复国运动”,乃至后来的项羽刘邦抗秦联军。极其短暂的时间内,秦国喷井式爆发出叛乱,足以说明“秦亡于内,非外力也”。即便是项羽刘邦联军失败,秦朝的国祚也难以延续。

① “主弱臣强”造成政治生态失衡

秦朝的灭亡,必然要提及赵高。此人是秦朝末期,农民起义“炸药”的导火索。秦始皇驾崩,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发动沙丘政变,再是伪造诏书胁迫公子扶苏自杀,“废长立幼”立皇幼子胡亥为帝,最后设计害死李斯,实现自己控制朝政的野心。赵高自任郎中令期间,可谓是独揽大权,横征暴敛,与旧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三国志·陈琳传》记载陈琳对赵高的评价: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减,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说明秦朝整体很强大,可是君主二世三世都很懦弱,使得赵高威福自用,秦国上下都惧怕赵高,没有人敢说真话。所以,“主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生态,导致诺大的秦朝失去“掌舵手”才会快速地撞礁沉海。

②“徭役繁重”导致民众深陷水深火热

暴秦一说,早已是历史的定性。秦朝的“徭役”严苛程度在封建历史中无人出其右。秦律规定,一般2~3年一次兵役或劳役,劳苦大众往往被征集前往修建长城或做苦役,仅修建阿房宫(70万)和修长城(100万)两件事便有170万苦力同时作业,此时秦朝的全部人口是2500万至3000万,折中估算秦朝男丁有1700万人,等于是全部男性的十分之一用于工事修建。

劳苦大众期盼天下大一统后,过上安定的生活。结果等待是没有死于战争,死于繁重的徭役。大量的土地搁置荒废,农民失去基本的生产资料,最后才发出“天下苦秦久矣”的呼喊,进而走向揭竿而起的自救道路。

③“新秦政权”只是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六国复国起义不断

从反抗暴秦的三股势力来看,陈胜吴广是农民阶级,项羽是六国旧贵族,刘邦是多阶级。反抗秦朝仍然以旧有的六国后裔为主力,毕竟”新秦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执政的根基尚不稳固,人人都有推翻秦朝,恢复旧制的想法。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董翳→晋国太史董氏家族;申阳→赵国贵族张耳后裔;韩成→韩国王室后裔;张良→韩国贵族后裔。赵歇→赵国贵族后裔等等毫无疑问,这些人与秦朝都是有着“苦大仇深”的世仇,他们反抗秦朝是必然,甚至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不推翻秦朝,他们将永远活在秦朝的“黑名单”。所以“新秦政权”只是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六国复国起义不断,使得秦朝难以招架。

总结陈述

自古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坐江山。秦朝虽然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一统大业”,可是没有及时地转换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去紧张的“战是状态”。最终,在“权臣”、“苛政”、“叛乱”的多重诱因的引导,迅速分崩离析走向灭亡。所以,秦之灭亡是自身“病入膏肓”,诸多病症只是外在表现或是外因。秦之国祚,故不能延续。

#秦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