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镜中之我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镜中自我谁提出来的

2021-04-04知识7

名词解释:镜中自我 投射自我也称镜中自我,是个人想象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社会学家柯里曾提出“镜中自我”理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为对方的镜子,在对方的眼里观察自己,可以看到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就好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容貌、姿杰、服装等一样.这两种都是书上的解释,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心理学上的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各自是什么意思啊? 人格完善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什么是人格完善?简单说来,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人格(personality)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人格”,如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这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使用“人格”一词对人行为的评价,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ideal self)与理想自我(actual self)。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见图-1)。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罗杰斯还主张,心理咨询的本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来询者,不断强化其自我状态的协调,帮助来询者充分实现自我的完善。由此,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人对。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谁提出的 自我中心是皮亚杰提2113出的。自我中心5261来自于皮亚杰的认知4102发展理论中感知运1653动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这并不是说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很自私,而是指他们以为别人看到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是一样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格式既可被看成是有机体认知结构中的一个子结构,又可被看成是认知结构中的一个元素。认知结构就是协调了的格式的整体形式。扩展资料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

#镜中自我谁提出来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