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没有直接毁掉唐朝的统治,之后唐朝又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最终也迎来了灭亡。唐朝可以说是亡在黄巢的手中,黄巢所领导的这场起义,给唐政府带来致命的打击,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唐朝彻底崩溃,而终结唐朝的朱温本身也是黄巢的部下,因此,这场起义是导致唐朝灭亡的主要因素。
经营这么多年,唐朝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而在懿宗时期唐的人口已经恢复到天宝时期的水准。 之前宣宗等人不断努力,总算是让国家回到正轨,为何唐朝会就这样亡于黄巢的手中呢?
首先,这场起义的位置非常关键,李唐王朝统治的核心是在关中地区,而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主要是依靠着关中与东南地区来维持生命,其中东南地区更是不断输送物资,这里是唐朝的命脉。而黄巢起义主要是在这两个地区活动,东南更是遭到严重摧毁,之后黄巢带兵四处游走战斗,他的军队走遍大半个国家,给各地造成很大的损失。
黄巢和一般的起义军不一样,他没有自己固定的根据地,完全是游走式打法。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可他到处作战,自己手下这几十万人都要生活,这些人还夹杂着不少的妇孺,他们就好像是蝗虫一样,横扫各地,把当地的资源全部劫掠一空,后来长安失守,不仅这里遭到黄巢军队的重点抢掠,整个关中也遭遇他们的洗劫。此战过后,唐朝的两大核心地带全部被毁,唐政府也很难再维持下去,必须要去依靠别的军阀才能生存。
此外,黄巢起义破坏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平衡,这场战斗中神策军的损失非常惨重,之后北方契丹入侵,昭宗决策失误,把神策军都给搭了进去,这是唐朝政府唯一能够依靠的中央军力,之前神策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要比其他的藩镇强。因此各地的藩镇实际上还处在中央的掌控中,河北,淮西这些地方的藩镇,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都想要吞并对方,藩镇之间也是相互牵制,这就让唐政府能够把控住这种平衡,可黄巢出现,把地方和中央给搅乱,神策军经过这场战斗后没有力量继续压制藩镇。
地方上一些藩镇被灭掉,导致另外的藩镇做大,不少节度使都趁着这个机会不断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兵力,这个情况与东汉末年有些相似。朝廷已经彻底成为藩镇的傀儡,中央的这些宰相都成了为节度使们打工的人,这就使得唐政府被彻底架空,朱温等人在势力强大之后,就立马清除了朝内的宦官与文臣,从此唐朝彻底落到节度使们的手里,再也没有力量能平衡藩镇之间的关系,朱温、李克用等人开始了长期争霸。
除了藩镇之外,地方上的各州开始变得更加独立,当初宪宗朝,强化地方的州治,就是想要用这些州来限制藩镇,虽然他们的力量有限,但在地方上也保持着独立的形态,黄巢起兵之后,中央没有及时去应对,后来就把平叛的权力都交给这些节度使和州府的长官们,这样的话大家得到的自主权就越来越大。本身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力就一直在变弱,经过这次打击,唐朝政府的力量大幅度削弱,威信也远不如当初,根本无法控制手下的这些人。
不过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朝廷内部,古代的王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皇权大于一切,国家就算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只要皇帝还在,就很难被灭亡,而唐朝情况就不一样了,从肃宗开始,皇权不再是朝中最大的,相反宦官,节度使这些势力不断崛起,还一度就形成与皇权对立的局面。后来的北宋名相赵普就说得非常好,他的原话是“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历来王朝一旦发展到君弱臣强的阶段,就已经是非常危险。
黄巢之乱以前,唐朝的皇帝还能保持对国家的控制,但随着战争的发生,唐朝皇帝果断放弃长安,自己跑到巴蜀去享乐,这就让皇帝的威信大大降低,并且朝中宦官这些势力趁机掌控了皇帝,等后面皇帝再想有什么作为,已经很难做到,皇权衰微,这就导致底下的这些人都开始有别的想法。之前那些节度使对皇帝还有着起码的尊重,可随着他们趁着这场动乱扩充自己的军队,势力越来越强,这些人的野心就暴露了,之后的五代常常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君臣秩序已经彻底混乱,社会秩序也彻底混乱,唐朝想要维持下去真的太困难。当然,这场动乱让唐朝的皇帝感到恐慌,最初黄巢的势力发展没有那么快,唐朝也没有把他当回事,可等到长安失守,皇帝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危机,而他手上的军队已经没有多少,只能是去依赖节度使们,并且还招来像李克用这样的外族过来帮自己平叛。既然要让人过来帮忙,就必须要给他们更多的封赏,于是这些节度使,和外族首领借着这个机会扩充实力。
而朱温这样的就更加有优势,他本身就是黄巢的旧部,自己对起义军的情况非常了解,后来他在平叛的时候还吸纳黄巢不少的部队,他们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迅速就成为国内顶级的军阀。唐政府就算是再想控制他们,也没有力量去这么做。总得来看,唐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无药可救,或许昭宗要是避免之后的一些错误选择,朝廷还有一些希望,可他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赶上这么一个时候算是他倒霉,但能维持这么长时间,唐朝已经算是很不错,可惜在灭亡之后,唐朝造就一大批的军阀,国家陷入长期的动乱中。
参考文献:《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