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储量的分类系统 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表

2021-04-03知识4

资源量估算和成矿远景区确定的方法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8号专题(Cargill等,1977)提出并建议推广6种资源总量定量评价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区域价值估算法、体积估算法、丰度估算法、矿床模拟估算法、德尔菲估算法和综合估算法,近年来又新发展了分形等数学方法。成矿远景区及其矿床的定量预测是大、中比例尺矿产资源总量的估算和定量预测,要求具体确定成矿远景区的空间部位并进行矿床个数、矿产数量、找矿概率等有关的定量估算(侯景儒,1993)。有利成矿远景区确定的方法和资源量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逻辑信息量法、找矿信息量法、特征分析法、回归分析估算法、欧氏距离分析法、成矿有利度法(Mc Cammon,1981;赵鹏大等,1993)、矿产值概率估算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历史产量-品位估算法(Cargill等,1981)、齐波夫分布率估算法(齐波夫,1949;Rowlands等,1977)、成因地质模型法、含矿性相似系数法等。本文采用区域丰度法和分形矿床模型法对广东廉江和广西博白的贵金属资源潜力进行评价。

研究区远景资源量估算 远景资源量的估算,一般情况下是对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区或矿体来进行的,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而对小比例尺大区域且研究程度不是很高的地区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虽然目前估算的方法五花八门,但估算的结果大都不十分准确。本文使用找矿概率法并结合我国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对研究区远景资源量进行估算。我们知道,在一个研究区发现了矿点和矿化点,并不等于找到了真正的“矿”,经过勘查,矿点和矿化点能够真正的转化为矿床的概率是十分低的。所谓的找矿概率法就是用来确定矿点与矿化点经过进一步勘查转化为矿床的可能性。据1973年美国原子能机构统计,其找矿成功概率约为0.7%;1951年加拿大勘探工作发现矿床的比率为1%,1969年下降为0.1%;1967年美国Bear Creek公司的Bailly计算的成功比为330:1,即0.3%,1968年Perry利用美国西南部五个勘探队的资料进行统计,成功比率为176:1,即约0.6%;1971年加拿大Cominco公司的Griffis统计的成功比率为0.7%;印度从1976开始对1100个异常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到1982年末6个被认为有希望,如其1个成为矿床,则原始风险为1100:1。统计以上找矿概率数据,区域找矿概率评价可以归纳为0.61%。表5-13为美国、加拿大和印度。

未采掘资源量计算 (一)未采掘资源总量估算对于未开采的资源,分别估算了该区域的最低资源量和最高资源量。对于不同品位区间的资源量,若采用最低品位估算,则作为该区域的最低资源量;若采用平均品位估算,则作为该区域的最高资源量。由表8—7和表8—8可以看出,3号脉在露天采矿场的外侧和底部还有剩余的氧化铍和氧化锂资源量,达到工业品位的氧化铍资源量估计还有2000t左右,边界品位的资源量也在2000t左右,而达到工业品位的氧化锂金属量仅有2000t左右。矿块表示见图8—13和图8—14。表8—7 未采掘BeO资源量计算表表8—8 未采掘Li2O资源量计算表我们对3号脉的剩余氧化铍资源量进行了不同品位区间的划分,矿块表示见图8—13。由图可以看出,达到工业品位的矿块相对较少,而低品位矿块占到了大部分。为此我们根据剩余资源量不同品位区间的矿石量作了柱状图(图8—15),在图中低品位级是指大于边界品位小于工业品位的资源,富等级是指大于工业品位且小于2倍工业品位的资源量,特富级是指大于2倍工业品位且小于4倍工业品位的资源,超富级是指大于4倍工业品位的资源。可以看出,未采掘部分中低品位级别的矿石占了大部分,特富和超富级别的量占的很少,并且由图8—13可以看出,大于。

#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