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辱使命的例子 历史上不辱使命的故事

2021-04-03知识6

历史上不辱使命的故事 1、完璧归赵的故事战国2113时候,赵王得5261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4102玉—“1653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可能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

写古人不辱使命或保持气节的例子 苏武牧羊:公元前100年,匈奴新首领单于继位,派使者到汉朝来求和,汉武帝决定与匈奴交好,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63538是派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了任务,并带随团及丰厚礼物前往匈奴,却遭到匈奴的冷对,苏武为维护双方的友好,不得不小心谨慎,以极大的耐心与单于打交道,以完成任务好极时返回汉朝。可就在苏武返回汉朝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个汉朝使者卫律叛变了,投降了匈奴,其手下虞常,忠于汉朝,他与苏武的副使张胜密谋,除掉卫律,可虞常办事不谨慎,将计划泄露了出去,被单于逮捕入狱。在狱中,虞常供出了苏武的副使张胜。苏武听到这些事之后,自感无脸面返回汉朝,只得拔刀自杀,却被其他人夺下刀,自杀不成,但已受了重伤。单于对于苏武的气节非常佩服,他希望苏武投降,为单于效力。在他养伤之际,单于常派人看望,并劝苏武投降,苏武没有答应。单于用尽计谋,软硬兼施,都不能使苏武投降,没有办法,单于将苏武囚禁于阴山上的一个大冰窖中,不给吃喝。面对困难,苏武并没有被吓倒,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对汉朝坚定的信念,渡过难关。单于对于苏武已经是无计可施了,他只好将苏武送到北海边上(西伯利晋贝尔加湖一。

历史上不辱使命的例子 《战国策 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标题为后人所加,又名《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唐雎,也作唐且。不辱使命,不辜负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编辑本段]【原文】秦王。

#不辱使命的意思#不辱使命的故事有哪些名字#不辱使命的诗句#不辱使命的句子#不辱使命的故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